蘑菇
2、、线虫、蜗牛等。 螨类主食菌丝体,兼食子实体,它是危害双孢蘑菇的大敌,因而对螨类的防治要十分重视,一旦发现要迅速将其消灭。 菌蛆类主要危害子实体基部,它将连接基部的菌丝体咬断,致使子实体枯萎而死亡。 虫类害虫主要危害子实体,蜗牛主要危害菌盖,如果出现上述害虫,要及时用药进行杀灭。 在出菇期间,无论是防病还是治虫用药都应特别注意:一是严禁出菇期使用高毒或残留期较长的药物;二是施药不能超量
1、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 笔者现将几种蘑菇追肥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化肥液。 用 0102的尿素溶液或 05的硫酸铵溶液,每隔2d(天)喷 1 次,以喷湿床面为度,对中后期出菇的子实体有增肥变厚的效果。 用过磷酸钙 05水 15解后取滤汁,加碳酸氢铵 50g 或氨水150和成磷酸铵后喷施床面,可使菇体肥厚,增产 1520。 2胡萝卜汁。 取胡萝卜 10碎,加水 15 15钟)
1、价格偏低,需要长期保存待售时,盐渍处理是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蘑菇盐渍无需投入较大的固定资金,一般 200 元左右即可,而且加工工艺较易掌握。 洗缸、护色缸、杀青锅、冷却水缸、盐渍缸等器皿,食盐、柠檬酸等辅料。 握标准为适时采收,剔杂切柄,筛选分级。 使用 盐水直接浸洗鲜菇,边洗边护色,洗净后再投入到 4柠檬酸溶液浸洗,即可抑制菇体变褐或发黑。 谓杀青,就是将鲜菇在开水中快速煮熟
1、株生长健壮,能提前 1922 天成熟,采收期较露地栽培延长 13 天,总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 17%,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建棚小拱棚一般可按 2 个栽培畦的宽度(约 3m 宽)设置。 将竹片或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南北两边畦背的外缘,沿畦长方向每隔 1 根,并在中间畦背亡适当埋设立柱支撑,使棚架中间拱起高度为 1m,棚长 1020m 为宜,以利于放风、管理。 棚为南北走向,棚架上覆盖
利发酵。 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两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不但以后很难补足水分,而且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 但很多人翻堆时不遵循上述原则,以至培养料发酵不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 的则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 这样的营养土中带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容易引发多种病害,给生产带来损失。 土时添加尿素,造成氨味过重导致菌丝死亡。
果营养一时供应不上,子实体就生长不良,特别是在后期,还会出现早衰现象。 特别是在培养料质量差、粪少草多、料层又薄的情况下,将会明显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蘑菇生长后期,适时适量进行追肥,是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的。 但蘑菇追肥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必须注意效果,防止因追肥不当引起杂菌滋生。 另外,还需掌握追肥的浓度和用量,浓度过大或用量过多对蘑菇生长都不利。 追肥一般多在第三批菇采收以后进行
菇要高产,适当追肥是关键,现介绍几种蘑菇追肥液的配制方法:1、菇根汤。 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 斤,煮沸 15 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 10斤,可喷蘑菇菌床 30方米。 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蘑菇子实体肥厚,延长出菇高峰期。 2、牛尿。 取新鲜牛尿,煮沸至泡沫消失,加清水 7稀释,每隔 2喷 1 次,以喷湿床面为度。 床面若有小菇,喷后再用清水喷 1
腐病,它不仅危害蘑菇,也危害草菇、平菇、香菇、银耳、灵芝等。 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则连年种植,年年复发,轻者减产 40,重者可造成绝收。 危害症状该病菌只浸染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 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 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是由水、工具及人为操作再次传播而引起的。 若在菇蕾形成期被浸染,其表现为正常菇蕾还未出现,而病菇就大量生长
湿不充分麦秸、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 浸泡不充分的麦秸、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两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不但以后很难补足水分,而且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翻堆不匀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 但很多人翻堆时不遵循上述原则,以致培养料发酵不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 采土不合要求有些栽培户覆土时采用未经消毒处理的菜园土,有的则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
1、泽洁白纯净,营养丰富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由于蘑菇含水量高,组织柔嫩,表面无保护结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较剧烈,同时又易遭受病菌侵染和机械损伤,引起腐烂变质。 如果在常温下正常空气中,采后蘑菇 2内就会变色“变质、开伞,降低了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鉴于蘑菇本身极易衰老褐变的生理特性,目前国内外有关蘑菇贮藏保鲜的研究并不太多,所以研究蘑菇最佳贮藏保鲜技术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