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注意”预湿要充分: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 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 在二次翻堆之前若不能补足水分,以后将很难补足,这样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翻堆要均匀: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 翻堆时不遵循这个原则,会导致培养料发酵不均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 采土要符合要求:有的农户用未处理过的菜园土进行覆土,有的还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
2、几十万平方尺,连福建客商在南陵承包的蘑菇大棚也自行放弃,刚刚开始的蘑菇产业即将夭折。 为稳定蘑菇生产,该县县委、政府一方面鼓励能人继续种植蘑菇,一方面想方设法帮助菇农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销路。 2001 年原东塘乡村民朱国清种植了四个大棚,当年就获利 8 万多元,并帮助菇农向外销售蘑菇 150 吨。 在政府的鼓励下,朱国清投资几万元兴办了一座盐水蘑菇加工厂,避免了周边菇农烂菇的损失。
1、于双孢蘑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产菇量猛增,加之产品消化渠道单一,故收购商对鲜菇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直径在 24 厘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益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蘑菇种植季节将临,现就如何控制蘑菇个头大小,谈谈笔者的经验体会。 一、更换菌株现在广西普遍使用的蘑菇品种为“株,这是一个大粒型杂交种,其主要优势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个头大、产量高,但符合商家收购规格的相对较少。 如有定货合同时
1、味蘑菇系列小食品是最新休闲植物类产品之一,尤其是蘑菇小食品这样的植物调味,成为众多消费者热衷植物产品新食源的原因,目前市场一直看好。 凭借多年研究复合调味食品的经验,现特供相关调味蘑菇系列产品,如调味鸡腿菇、调味金针菇、调味茶树菇、调味香菇、调味松茸、调味牛杆菌等的研发技术,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理保鲜蒸煮切片调味包装高温杀菌检验喷码检查装箱封箱入库。
1、节约生产成本,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收益,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技术。 2003 年遵义市汇川区科委在蔗田套种蘑菇,每亩蘑菇产值 6,324 元,除去成本,纯收入3,;糖蔗产值 ,除去成本,纯收入。 蔗、菇合计每亩总产值 6,,总纯收入 2,。 (一)蔗田栽培蘑菇的条件1、在蔗田内搭建棚床。 2、套种田的糖蔗种,应选择高产、高糖迟熟品种,并要选择灌溉方便,土地较肥的沙壤土
2、围菌丝便集中营养和水分予以供应,势必形成大个头子实体。 如来不及更换菌种者,可通过调整覆土层加以控制,正常的覆土厚度是 35 厘米,可调整为 2 厘米左右。 这样,菌丝扭结现蕾密集,形成一定的生存竞争局势,不易形成“大个菇”。 三、适当提温蘑菇的生长适温一般都在 1520之间,如适当将棚内温度提高 12,可明显增加现蕾量,生长加速,使子实体个头多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四
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 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 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 10 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 同时用 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 降低温度
一节原料及其配方一、原料。 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的秸杆(如稻草、麦草、玉米杆、油菜杆等)、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粪便等。 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二、配方。 (以 种植面积,净播 1000 平方尺为计量单位)。 其中无尿素,可用 n、p、k 为 15复合 60 斤,或 n、p、k 为 13复合肥 120 斤替代。 第二节堆料发酵1、堆料时间:最迟应在 9 月 10
2、呈现咖啡色,柔软易断,粪草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腐熟均匀,含水量在 60间(手捏培养指缝溢水),酸碱度为 、选地作畦。 冬闲田栽培蘑菇应选择背风向阳,易于排水的稻田。 晚稻收割前,在稻田四周开深沟,把水排干。 晚稻收割后,剔除稻头,挖成宽 的板田畦,沟土可打碎铺在畦面上,最后整耙成微龟背型畦面。 四、下料。 堆料下地前,选先消毒土壤,盖一层薄土后,将堆料均匀铺在畦面上。 铺料时
2、准为:稻草原形尚在,呈黄棕色或棕褐色,韧性不强,无严重氨气味和其他腐败气味,含水量,用手抓捏不成团,无水滴流出,但手掌留有潮湿痕迹。 整畦搭棚:晚稻收割后及时整理田块,整畦做栽培床,每亩地蘑菇栽培有效面积一般为平方米。 一般采用拱棚式、单层栽培床栽培,棚高米、宽米、长米。 先在棚中心作宽米的栽培床,中心栽培床两边各留宽厘米、深厘米的操作道,然后在两边操作道另一侧各作厘米宽的栽培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