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2、杀虫,环境差者应连续用药两次。 2、新菇棚的消杀处理:棚内可使用百病去无踪、辛硫磷等药物,一般用量为 1袋百病去无踪配 50 克辛硫磷,喷 30 平方米左右,用药目标为地面、墙体以及立柱等,要求地毯式喷洒,然后密封菇棚,卷起草苫晒棚,密封 2 天后即可进袋发菌或出菇;发菌和出菇期间的预防用药,可每 5 天左右喷洒一次蘑菇杀病灵或百病去无踪,但要注意不要直喷子实体。 3、旧菇棚的消杀处理
2、。 一般只要做到堆料时注意配料的碳氮比,氮肥使用不宜过多,化肥要适量控制,堆建时把氮肥一次性投放完毕,就可避免游离氨的产生。 当然造成菌种不恢复,原因尚有二次发酵不彻底,下种期升温造成“烧菌”,培养发酵期延长,料腐熟过甚产生酸化及培养料过湿等均会发生不吃料现象。 三、防止大批死亡蘑菇出菇阶段常会出现小菇萎缩、变黄而死亡,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持续高温出菇阶段气温高于 23连续 3
2、不耐高温,将培养料进行 2 次发酵,可杀灭培养料中病原菌的孢子,防止病害发生。 出菇期避开高温的诱发而致病,菇房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 开始发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使菇床表面干燥,将温度降至 15以下。 病区喷 1%醛溶液或喷 50%多菌灵或 70%甲基托布津 500倍液。 用巴斯德灭菌法(60)处理 1 小时,或用 40%甲醛消毒。 病严重时,去掉原有覆土,更换新土。 好菇房内菇蚊
1、据褐蘑菇出菇温度范围 1632,播种 4045 天后开始出菇的生物特性,一般春栽选择 34 月播种,57 月出菇;夏栽选择 67 月播种,810 月出菇,各地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栽培季节。 田畦栽褐蘑菇,必须搭建挡光防雨遮阴棚。 棚高 2,棚顶和四周覆盖草帘或遮阳网,棚内畦床整成龟背形,设计畦宽 6080 厘米,畦高 10 厘米,畦长不限,棚外开挖排水沟。 稻麦草 80%、石灰 4%
1、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品种。 但是,一般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 16左右,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上市。 江苏省张家港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于 1998 年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为四孢蘑菇,出菇温度在 2631,子实体在 78 月气温高达 2638时仍生长良好,并可保持持续批次生产的能力。 下面简要介绍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 菌种制作菌种。 选用高温蘑菇新登 96。 培养基。
1、温蘑菇又称大肥菇、高温洋菇、双环蘑菇,这在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 高温蘑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双孢蘑菇有更强的适应性,更为耐热,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 5;二是高温蘑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它适用于粗放栽培,较耐热、耐旱、耐水、耐二氧化碳,对防御线虫、蘑菇病害,甚至对双孢蘑菇致病性病害庞孢霉、胡桃肉状菌等有较强的抵抗力:三是该菇开伞迟、受伤不易变色、耐挤压、易贮运。 一、制种高温蘑菇在
2、置。 为便于田园管理、采收、销售等,葡萄和草莓均应选择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栽培,草莓还应在同一园内(相对集中)按不同成熟期,以一个主栽品种再配置不少于 3 个授粉品种,以利其异花授粉。 蘑菇可选用新登 96 高温蘑菇新品种。 四、保护地栽培措施。 草莓栽植后应适时覆盖地膜。 一般以日均温度 3盖膜、扣棚为宜。 五、适时追肥。 葡萄应(隔年一次)结合草莓施基肥。 早春追施 1 次腐熟人粪尿
2、或加倍。 严重时菇房内用福尔马林(毫升立方米)或气雾消毒盒(克立方米)熏蒸小时,通风天,待床面干燥后再喷药。 鬼伞菌鬼伞菌又名野蘑菇。 这种菌主要产生于温度过高的培养料中。 因而在堆制培养料时,首先选择无霉变的原料,同时调整好碳氮比,避免含氮量过高,当游离氮含量过高时,要用甲醛进行处理;其次在发菌阶段切记不要使料温过高,避免病菌的产生。 如果菌床上已经出现鬼伞菌,应立即拔除干净,随后通风降温
2、般可使用城镇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自备水井时应请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不得使用普通地下水、水库水等。 配料应根据栽培品种科学设计配方,不得任意添加化学肥料、化学药物等。 4、发菌的管理与操作。 发菌场所的处理,可采用漂白粉等进行喷洒消毒,菌袋离开地面,层架式培养。 培养室应采取防虫网、黑光灯等防治害虫。 其他操作可按常规进行。 5、出菇管理与整理。 出菇棚的消毒可参考发菌室
2、。 为便于田园管理、采收、销售等,葡萄和草莓均应选择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栽培,草莓还应在同一园内(相对集中)按不同成熟期,以一个主栽品种再配置不少于 3 个授粉品种,以利其异花授粉。 蘑菇可选用新登 96 高温蘑菇新品种。 四、保护地栽培措施。 草莓栽植后应适时覆盖地膜。 一般以日均温度 3盖膜、扣棚为宜。 五、适时追肥。 葡萄应(隔年一次)结合草莓施基肥。 早春追施 1 次腐熟人粪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