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学合理配置培养料使碳氮比达到 2830:1,并认真做好堆制工作;二、应选择优质菌种,及时淘汰老化污染的菌种;创造适宜菌丝生长发育的条件,严防高温培养;三、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根据气温调节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现象;四、注意菇棚经常通风换气(般每天23 次),气温高时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五、看菇用水,避免大水将菇淹死;六、覆土后应合理调控温度
1、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而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 我国蘑菇年产量名列世界第二位,蘑菇罐头出口量达 14万吨,列世界菇类产品出口国第一位。 以往投放市场的加工产品仅限于干菇、盐水菇和罐头等,品种单调,影响了出口率。 因此,开发新的蘑菇品种,拓展市场,很有必要。 以下介绍 4种新品种加工方法。 (一)净沥干,按每 100升水加盐 1015 千克的比例配成盐水,将菇浸没,密封腌
1、数是由于温差或不利的环境诱发的;也可能与所使菌株有关。 常见的畸形蘑菇主要有以下几种:外表看起来蘑菇正常,但切掉菇脚,发现菌柄有一部分中空,在一个硬芯周围通常有一个环形空腔。 而后,菌柄切面可能裂开再向后卷,使蘑菇外观差,商品性下降。 原因:这主要是出菇期空气湿度低,菇体水分蒸发快,土层过干,子实体得不到水分造成的。 柄竖直开裂有时伴有水平开裂,使菌柄裂片向上、下卷起。 原因
腐病,黑斑病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 丝孢目,丛梗孢科。 它除危害蘑菇、平菇外,还侵染银耳。 【1】病症:一般不侵染菌丝体,只侵染子实体,但能沿着蘑菇菌索蔓延。 干腐病蔓延很快,对子实体具有很强的侵染力,原基分化前受害,形成质地较干的灰白色组织块,不能分化形成菌柄和菌盖,后期不渗出汁液,也没有恶臭气味。 幼菇受侵染后,病菌菌丝能侵入子实体的髓部,使菌柄基部异常膨大并变褐,外层干裂
1、菇是食用菌市场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其口味、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更是有口皆碑的。 目前时值堆料期,现将有关堆料方法介绍如下:一、蘑菇培养料的组成。 蘑菇是腐生型食用菌,其生长营养土来自培养料,一般每 1000 平方尺需用培养料 5000 公斤左右;其中粪 3500 公斤、草 1500 公斤、石膏 50 公斤、过磷酸钙 25 公斤、尿素 15 公斤、石灰 20 至 30 公斤。 二、堆料。
蘑菇生产过程中,一般经过三次收获后培养料养分减少,酸度上升,菌丝生命力变弱,产量质量下降。 要实现蘑菇的优质高产,就必须进行补施肥料。 具体办法有如下几种:尿煮沸 20分钟,过滤后兑 1020 倍清水喷洒,喷后再用清水喷 1次。 100倍清水熬成液汁,待冷后喷洒,可使蘑菇健壮。 理床面,剔除老根和死菇后,将新鲜干猪粪、牛粪粉碎,用清石灰水浸湿沤制 15天,再加入占粪肥重量
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 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 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 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 10 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 同时用 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 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
2、有长子实体时,用敌百虫 1000 倍液喷洒,可杀死成虫和暴露在土层表面的幼虫。 要每隔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成虫有趋光性,可采用黑光灯诱杀。 、堆制培养料时,尽量使堆温升高,并在翻堆时,边翻料,边喷射 150新建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熏闷天后揭开,这样可以杀死料堆中大部分的虫体和虫卵。 、利用一些土农药,如烟秆、番茄茎叶、桉树叶、苦楝叶、黄花蒿、蓖麻叶等,混入堆肥材料中进行堆制
2、大镜看到的范围内有 35 只螨虫)须及时防治。 若菇房密封条件好,可用磷化铝熏蒸,每立方米菇房用 3 片,密闭菇房 48 小时。 若菇房密封性差,可采用药剂喷雾防治。 若虫口密度大,可用菇虫净 500 倍液喷雾。 水中加入 1000 倍液的菇虫净进行除螨。 三、虫既取食菌丝,又取食菇体,常群集在菌褶或菇盖上,造成菇体干缩死亡。 发菌的中后期,若菇房密封条件好,每立方米可用 3 片磷化铝熏蒸。
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 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 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 10 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 同时用 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 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