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1、菇什锦菜1、原料鲜蘑菇 1 公斤,大头菜、豇豆、芹菜各 斤,咸竹笋 1 公斤,生姜、大蒜 斤,安息香酸钠 10 克。 2、制作把蘑菇、大头菜淘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丁块;将芹菜去叶后洗净,用清水浸泡 2 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切成 3 厘米左右长的小段;把洗干净的豇豆切碎;咸竹笋用清水泡 2 天,每天换水数次,除去咸味,沥干水分,切成小片。 将上述切好的原料,放入酱油中浸泡 3
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 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 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 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 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 同时用 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 降低温度
配料次菇或干菇脚 420克、奶粉 150克、白糖 160克、葡萄糖 50克、柠檬酸 46克、山梨酸 2克、食用色素胭脂红 用香精 2毫升、净化水 10升。 2制作(1)将蘑菇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次品和菇柄,在 硫酸钠溶液中洗去泥沙及杂质,捞出。 再用 亚硫酸钠溶液浸泡护色,然后用水漂洗,再晾晒或烘干备用。 (2)将上述次菇或菇脚倒入铝锅,加净化水 3升,煮沸 30分钟,用多层纱布过滤,取滤液
1、房可以是简陋草舍、塑料大棚、旧居室等。 菇房四周开窗,屋顶别开拔风筒。 菇房内建有用毛竹或其它建筑材料搭成的 4床架,每只床架四周留有走道。 培养料:蘑菇培养料的配方很多,最常用的配方为每 100 平方米用稻麦草 3000千克,菜籽饼 300 千克,尿素 25 千克,人粪尿 6000 千克,过磷酸钙 60 千克,红灰 50 千克,石膏 50 千克。 培养料预先要进行堆制发酵,具体做法如下
1、度大、杂菌基数高,针对该特点,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栽培发菌阶段防病措施 由于高湿度的影响,使得栽培发菌成功率大为降低,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菌丝无力、污染率高等。 主要措施: 配基料:脱毒菌种可确保自身不携带病毒病菌,并有效提高抗性,这是生产的基础。 研究证明,每 250 公斤棉籽壳原料中,加入 50 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即可获得菌丝旺盛、抗性提高
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 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 菌肉白色、肥厚。 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 菌柄中实,长 412 厘米,淡黄褐色。 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 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 所含蛋白质中有 18 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 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 总氨基酸含量为
菇 盐 40g、味精 100g、食醋 125酒100糖 400g、麻辣酱 300g、辣椒色素 35g、高粱色素 20g、食用琼脂适量。 菇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沥干水分。 0 分钟的鲜蘑菇与平菇,按 42 的重量比,置于绞肉机中粉碎。 把粉碎的菇块按 23 的体积比加水,用胶体磨,反复研磨 45 次,直到碎细度达 1015止。 为了保持营养成分,其研磨用水可用杀青水。 精、食醋、白酒、白糖
收在子实体充分长成体积明显增加时采收。 如果采收过早,蘑菇品质不佳,产量降低;采收过晚,子实体更容易老化、开伞、变色。 采收时要减少机械损伤,对采收用具、包装容器进行清洁消毒。 二、贮前处理蘑菇采收后,剪去菇柄,如有菇色发黄或变褐,放入 柠檬酸溶液中漂洗 10 分钟,捞出后沥干水滴,将蘑菇迅速预冷。 预冷非常重要。 因为在较高温度下,会加速养分消耗、老化、褐变反应。 三
1、菇面酱,呈黄褐色,有光泽,味鲜而甜,咸淡适口,有特殊的蘑菇香味。 菇、碎菇、菇屑)30 千克,面粉 100 千克,食盐 克,五香粉 200 克,糖精 100 克,苯甲酸钠 100 克,柠檬酸 300 克,水 30 升。 )面粒制作将 100 千克面粉加水 30 升,均匀拌和,揉成细长条,切成蚕豆粒大小,放入蒸锅蒸制,蒸熟后自然冷却至 25时接入米曲莓菌种子(从种曲中分离出的孢子)。
民家庭如果没有条件采用阳畦栽培蘑菇,可采用经济实用的筐箱栽培法。 此法简便易行,可常年栽培,方法是:筐或杂木板包装箱,用掺有少量石灰粉和成的麦秸泥将其底部和四壁抹一遍,目的是保温,保湿,防治病虫害。 之后,把抹好泥的筐箱放到通风处晾干备用。 50千克棉子壳,加入2%的石膏、3%的磷肥混和均匀,再加入 65千克洁净水进一步拌和,然后装入筐箱内摊平压实,其厚度掌握在 10厘米15 厘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