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行星模型模型概述所谓“行星”模型指卫星绕中心天体,或核外电子绕原子旋转。 它们隶属圆周运动,但涉及到力、电、能知识,属于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模型讲解例 1. 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 1、2、3,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速度之比和周期之比为:( );:213321321 :;:C. 3321321 1:;:6: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回旋加速模型模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是每年高考中的热点问题,考查内容或电场对带电粒子的加速(减速) ,或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偏转(回旋) ,或两者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模型讲解1. 回旋加速器解读例 1. (2005 天津高考)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分子水平上的人体功能显像的国际领先技术,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新的手段。 (1)心脏疾病诊疗中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追及、相遇模型一、追及、相遇模型(同一直线上)【模型概述】追及和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相遇是指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可见,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以下两个关系:一是相遇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移关系。 若同地出发,相遇时位移相等为空间条件。 二是相遇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若物体同时出发,运动时间相等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等效场模型模型概述复合场是高中物理中的热点问题,常见的有重力场与电场、重力场与磁场、重力场与电磁场等等,对复合场问题的处理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物理思维方法。 所以在复习时我们也将此作为一种模型讲解。 模型讲解例 1. 粗细均匀的 U 形管内装有某种液体,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 1 所示,已知:L=10此 U 形管以 4m/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对称性模型模型概述对称法作为一种具体的解题方法,虽然高考命题没有单独正面考查,但是在每年的高考命题中都有所渗透和体现。 从侧面体现考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和客观的猜想推理能力。 所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相信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必将有所体现。 模型讲解1. 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例 1. 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模型概述水平方向上的“圆盘”模型大多围绕着物体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中心展开的,因此最大静摩擦力的判断对物体临界状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模型讲解例 1. 如图 1 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 m 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 r 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 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 倍,求:图
1、 第 1 页 动量守恒定律中的“ 模型”共量的观点、能量的观点是力学问题分析中总的思路,通过对多过程问题受力分析抓住特殊状态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动量和能量的解决问题,可以避开中间的的复杂问题。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两物体相互作用后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即“ 模型”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这里将这类问题做简单的归纳。 共模型”中通常是围绕能量的转化为主线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爆炸反冲模型模型概述“爆炸反冲”模型是动量守恒的典型应用,其变迁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炮发炮弹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弹簧两端将物块弹射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核衰变时将核能转化为动能等。 模型讲解例. 如图所示海岸炮将炮弹水平射出,炮身质量(不含炮弹)为 M,每颗炮弹质量为m,当炮身固定时,炮弹水平射程为 s,那么当炮身不固定时,发射同样的炮弹,水平射程将是多少。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滑轮”模型和“死结”模型问题)1(单选 )如图 1 所示,杆 B 端用铰链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 C 为一滑轮重物 G 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 A 点处,杆恰好平衡若将绳的A 端沿墙缓慢向下移(、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图 1A绳的拉力增大,受绳的压力增大B绳的拉力不变,受绳的压力增大C绳的拉力不变,受绳的压力减小D绳的拉力不变
,已知传送带从 A→B 的长度 L=16m,则物体从 A到 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图 2— 2 例 3:如图 2—3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 θ=37 176。 ,以 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 m=㎏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已知传送带从 A→B 的长度 L=5m,则物体从A到 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图 2— 3 • 4.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