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
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 耳场要求保湿通气良好,有充足的散射光照,室外则搭阴棚或在树林下,温度暖和(26左右最好)。 挂袋出耳的还要备足挂钩,摆在地上出耳的则要求地板坚实或为水泥地板。 2催耳技术待栽培袋中的木耳菌丝长满袋后 10 天左右,搬至出耳场,自然摆放 47 天,促进菌丝老熟,表面菌丝发生扭结和形成少数黄褐色胶状物,即可开孔催耳。 (1)开裂孔:将袋口封死不透气
耳染菌袋栽培滑子菇优点很多,4 月中旬至 5月初,木耳菌袋下地,其设备均闲置下来,由于季节温度适宜,其间适宜栽培挂袋滑子菇,且成本低廉。 500袋计算,加入 25千克白灰发酵 12小时后翻一遍堆,将 8。 加入稻糠 75千克、碳酸钙 料过筛,水分含量控制在60%65%。 压灭菌锅 3小时4 小时达到 100,再保温 5小时后出锅,放入接菌室。 5以下,菌种袋用高锰酸钾消毒,把菌种倒入盆中
1、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桑树枝、木茹秆、稻草、黄豆秆、花生藤等等。 除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外,其余原料要加工碎粉后方能用于生产。 毛木耳袋栽工艺流程与金针菇袋栽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是出耳管理,毛木耳可向子实体喷水,而金针菇则不能直接对子实体喷水。 现将栽培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分述如下:一、把好培养料配制关:培养料是木耳生长的物质基础,无论采用哪种原料,都要求原料要干燥
1、“树上海蛰皮”之称,它不仅富含营养,而且药用上与黑木耳相同,有特殊的保健功能,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目前已在我县苏庄、马金、华埠、音坑、林山等地栽培,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推广后迅速被菇农所接受,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生产季节安排根据毛木耳生产发育适宜温度和我县气候条件,可分春秋两季为好,春季栽培制种和栽培时间为:1制栽培种,2制栽培袋,5份采收第一批木耳,7份生产结束。
状:在木耳生产中,每遇到高温高湿的季节,正值木耳旺盛生长时期,很容易发生烂耳现象,俗称“流耳”。 流耳一般可使产量降低 2030,严重时会使整批耳完全绝收,耳穴腐烂后,即不再出耳,对生产危害极大。 病因:场地不适,排水不良,闷热闭气,高温高湿,日照过差,通风不良;耳片成熟时,遇持续高温高湿,光照差,通风不良;管理方法不当,浇水不及时,水质不清洁,碱性过重,温差过大,采收后立即浇水;病害侵食。
1、一种为害性极大的害螨,食性很杂,不但取食香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等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而且还取食和传播木霉、黑孢霉、镰刀菌等其他几种未经鉴定的杂菌,常给制种和栽培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害特点害长头螨喜食木耳的食用菌,尤其是原基被食严重,在木耳的子实体瓶中可见长筒形的膨腹体,即为害长头螨。 其还可通过棉塞爬入菌种瓶中,将杂菌带入,污染菌种,当有些食用菌出菇前拔棉塞通气时,该螨也会乘“隙”而入
1、、病害有各种霉菌和流耳病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 ,可加百分之 2 至3 的生石灰。 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或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 10 毫升和高锰酸钾 5 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 3 至 4 克熏蒸消毒。 3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 100 摄氏度开始计算,要维持 8 至 12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 4经常检查
1、耳在贮藏期常受多种害虫侵害。 因此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虫的原则防治虫害。 一、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长角谷盗、白蚁、谷蛾等。 常常在仓库缝隙、杂物、包装物等处越冬。 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 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一般按每平方米 ,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 2 天,然后通风 1 天,即可装木耳入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施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常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 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 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 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 23 天后,再通风 1 天,即可将木耳入仓。 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2 防止受潮木耳受潮后,极易导致虫害。 因此,进库前必须干燥处理,使木耳含水量不超过 12
1、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拌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 牛皮包病菌在发病之前很难被发现。 可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的速度却相当快。 现将防治牛皮包病菌及绿霉的方法与配方介绍如下:一、原料配方:硼 2 克、锗 、钼 2 克、锌 3 克、锰。 渗透剂 30 克、稳定剂 20 克、活化剂 10 克、展着剂 10 克、菌绝杀(70%可释性粉剂)50 克,增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