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
1、化巾黄泥河镇双泉村的李贵龙,今年刚 50 出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 他从事木耳生产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从起步到发展、再达到一定生产规模,他在经历艰苦创业的同时,摸索出了一套过硬的木耳栽培技术和一系列科学生产的管理方法。 今年,他栽种的 6 万袋黑木耳,实现产值已达 12 万元,纯收入 8万多元,使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木耳大王和致富能手。 为此我们将他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1、者认为,对于木耳的病虫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 木耳的主要病害包括各种霉菌和“流耳”。 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 ,加 2%3%的生石灰。 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 10 毫升和高锰酸钾 5 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 34 克熏蒸消毒。 3、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
)选择使用菌龄短,菌丝体生长浓密、无杂菌感染的菌种。 接种时,用种量要大,一般一瓶栽培种接种 6。 菌种不要钩得过细,菌块越大越好,放菌种的部位,温度要在 35C 以下,菌种要尽量放在袋肩部。 (2)培养时,温度要保持在 22C 以上,26C 以下。 菌袋堆码时,袋口不要互相接触和与墙壁接触。 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培养场所内的湿度。 (3)出现杂菌感染的菌袋,要及时拣出,不等杂菌长满袋
量高、易储藏的食用菌,根据产品质量分为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两种。 毛木耳产品在国内销量巨大,如加工成耳片、耳块和耳丝等可出口。 但菇农在毛木耳菌袋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菌丝不生长,或生长不良及出耳产量低等情况,本厂接到全国各地菇农的多个求救电话,现一并解答如下:【1】菌种不萌发接种后菌种块不萌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菌种菌龄太长,菌种内含水量偏低,袋内温度偏高,放入菌种部位的温度在 45C 以上,
1、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桑树枝、木茹秆、稻草、黄豆秆、花生藤等等。 除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外,其余原料要加工碎粉后方能用于生产。 毛木耳袋栽工艺流程与金针菇袋栽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是出耳管理,毛木耳可向子实体喷水,而金针菇则不能直接对子实体喷水。 现将栽培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分述如下:一、把好培养料配制关:培养料是木耳生长的物质基础,无论采用哪种原料,都要求原料要干燥
绝虫源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 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 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 天后,再通风 1天,即可将木耳入仓。 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及时杀虫将木耳在强光下曝晒 1天或用烘干机在 50条件下烘 40分钟即可杀灭害虫;密封仓库 20天以上可杀死全部害虫;将仓库内的氧气抽出后输入氮,或向室内输入二氧化碳
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常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 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 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 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 23 天后,再通风 1天,即可将木耳入仓。 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2防止受潮木耳受潮后,极易导致虫害。 因此,进库前必须干燥处理,使木耳含水量不超过 12%
1、耳立体栽培 近几年,银杏种植由传统的零星栽培,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大规模发展,叶用银杏园、丰产园面积逐年增加。 银杏采叶园内间作木耳,木耳子实体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补充银杏光合作用所需,银杏光合作用为木耳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 木耳菌糠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银杏生长,银杏为木耳生长提供阴凉的气候,两者相得益彰,双获丰收。 的是获得品质优、产量高的叶子,建园时要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肥沃,灌排方便的地块
1、名 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黄背木耳营养丰富,质脆可口,含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有医疗保健作用,既适鲜销,又可干制出口,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极具发展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 我所从 1997 年开始黄背木耳引种驯化和栽培试验,在新民、铁甲、明堂、九术等 9 个乡镇开展大面积示范栽培均取得成功。 现将其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
、杜绝虫源。 为害木耳的害虫有长角谷盗、白蚁、谷蛾等。 常常在仓库缝隙,杂物、包装物等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 80的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 一般按每平方米 0200 克,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 2,然后通风 1 天,即可装耳入仓。 最后在仓库周围撒施石灰粉、马拉硫磷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2、防止受潮。 木耳受潮后,极易导致虫害。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