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
1、 第 1 页 难 点 突 破 论 述 题 问 题一、特别提示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要加强表达、叙述能力的训练,通过对论述题的分析和练习,克服解决物理问题时存在的:表达不清、叙述无理、论证无据等各种问题,学会使用本学科的语言来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培养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形成物理学科的意识和思想。 1、论述题的特点论述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解题过程的表达要求上,即在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中
1、第 1 页 共 23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电磁感应第 1 课时:电磁感应现象 愣次定律基础知识 一、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合电路中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致 变化;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导致 变化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或位置变化,或闭合回路变化导致 变化注意:
1、 第 1 页 难 点 突 破 临 界 问 题一、特别提示当物体由一种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可能存在一个过渡的转折点,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通常称为临界状态,与之相关的物理条件则称为临界条件。 解答临界问题的关键是找临界条件。 许多临界问题,题干中常用“恰好” 、 “最大” 、 “至少” 、 “不相撞” 、 “不脱离”等词语对临界状态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时
1、 第 1 页 难 点 突 破 直 线 运 动 规 律 及 追 及 问 题一 、 例题例题 时刻速度大小为 4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 1s 内该物体的 ( )0m m/0m/向时 2201 /6/14反向时 2202 /14/1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答案:A、: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
1、第 - 1 - 页 共 9 页难点之五 功与能一、难点形成原因:1、对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不到位高中学生刚接触矢量与标量,对功有正负但又是标量不能理解,而在计算的时候,又不能准确应用公式 ,误以为计算功套上该公式就万事大吉,岂不知该公式一般仅仅适用于恒力做功。 2、不能灵活运用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有很多优点,但是同学对该定理理解不深
1、第 1 页 共 22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电场目的要求理解和灵活运用电场的有关概念。 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培养空间想像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第 1 课时:电场力的性质知识简析 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元电荷: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 019 C,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1、第 1 页 共 35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力和物体的平衡目的要求:通过强化基础训练,内化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等解题思想,以形成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 第 1 课时: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基础知识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说明: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1、第 - 1 - 页 共 29 页难点之四 卫星问题分析一、难点形成原因:卫星问题是高中物理内容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甚至还有电磁学规律的综合应用。 其之所以成为高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能正确建立卫星的物理模型而导致认知负迁移由于高中学生认知心理的局限性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地面物体运动到由天体运动规律研究卫星问题的跨度
1、第 - 1 - 页 共 13 页难点之九: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一、难点突破策略(一)明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特点1. 产生洛伦兹力的条件:电荷对磁场有相对运动磁场对与其相对静止的电荷不会产生洛伦兹力作用电荷的运动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平行2. 洛伦兹力大小: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洛伦兹力 f=0;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最大,f=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夹角 时
1、第 - 1 - 页 共 12 页难点之八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难点突破策略:带电微粒在电场中运动是电场知识和力学知识的结合,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先受力分析,再分析运动过程,选择恰当物理规律解题。 处理问题所需的知识都在电场和力学中学习过了,关键是怎样把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为有效突破难点,学习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