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
2、。 那一棚棚的奇怪瓜,看茎蔓,绿阴满架,春色常驻;看花朵,招蜂引蝶,一派生机;看瓜果,五彩缤纷,如悬灯笼远远望去,真是“万绿丛中点点红”。 观者无不称奇道美。 奇怪瓜为葫芦科植物,蔓长五六米,茎、叶和种子的形态与普通南瓜相同,但种子呈白色,花与普通南瓜花的形状一样,但黄色的花瓣上有茸毛,每瓣花冠上有 5 条花脉,而普通南瓜花的花上没有茸毛,每瓣花冠上只有 3 条花脉。 奇怪瓜适应性强
2、较晚,但产量高,质量好。 (2)重施基肥,适时定植:南瓜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冬前要深翻 30 厘米,翌春翻二犁。 每公顷施腐熟优质有机肥 75000 千克,在翻二犁前撒施或在播种畦内集中施入。 翻耕整平后做播种畦或定植畦,每公顷定植 4500 株左右。 在南瓜移栽缓苗后,如果苗势较弱,叶色淡而发黄,可结合浇水追施发棵肥,每公顷追施稀粪水 37504500 千克。 当植株进入生长中期,坐住
2、沃的稻田和菜地种南瓜苗。 按宽 分畦,开好畦沟,沟宽 30 厘米,沟深 15米,四边开好排水沟。 适时播种。 为提早和延长上市时间,一般在 2 月可开始播种,以后直至 8 月都可分批播种。 按行距 20 厘米开播种沟,株距 10 厘米播种,每蔸下两粒种子,播后浇透水,覆盖 2 厘米厚的营养土。 及时施肥。 施足基肥。 每亩放入腐熟的牛猪栏粪 2000斤或土杂肥2500斤,磷肥 20 公斤。
2、蓬松的毛笔轻轻地将花粉刷入干燥的小碟子内,然后再蘸取混合花粉轻轻涂满开放雌花的柱头上,授粉以后,顺手摘张瓜叶覆盖,勿使雨水侵入,以提高授粉效果。 采用混合花粉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果实质量。 也有的将雄花采摘后,去掉花瓣直接套在雌花上,使花粉自行散落在雌花柱头上,或把雄蕊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这样也可达到人工授粉的目的。 如遇阴雨天,则可把翌日欲开的雌花、雄花用发夹或细保险丝束住花冠
2、南瓜需肥动态:南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各异。 幼苗期需肥较少,进入果实膨大期是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对氮素的吸收急剧增加,钾素也有相似的趋势,磷吸收量增加较少。 据日本宫崎研究表明,南瓜从定植到拉秧的 137天中,前 1/3的时间内对五要素(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增加缓慢,中间 1/3的时间增长迅速,而最后 1/3时间内增长最为显著。
2、)后洗净沥干,放在 25件下催芽,种子萌动后即可播种于苗床的营养袋内,每 667苗 350。 播后加盖小拱棚,晚上温度过低时,加盖草苫或遮阳网保温防霜冻。 增施基肥,适时定植。 苗龄在 40时,按行距 4m 或宽行 4m、窄行 1m,株距 桓,每 66700。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定植时铺地膜加小拱棚双层覆盖。 白天注意通风,夜晚气温低要用草苫覆盖,加强保温防冻。 肥水采取前控后促的原则
2、多株并接的,先并接好 2 株,待新主蔓长至 5060 厘米长时,再以同法与相邻的第 3 株主蔓并接。 或将已并接好的相邻 2 个新主蔓接在一起,形成 4 株并接。 去掉徒长蔓徒长蔓着生在接口部位,只长蔓不开花,须及时去除。 徒长蔓与新主蔓的区别是:徒长蔓位于接口下方,长速极快,每天可长 10 厘米以上;新主蔓(结瓜蔓)着生在接口的背面,生长速度较慢,但粗壮。
2、经过 57 天发酵,原料上面渐渐长出一层白毛,34 天后白毛变成黄花、红花或绿花,如有黑花应除去,此时揭去纱布或棉纸,放在太阳下迅速晒干。 发酵的干料放入瓷缸内,然后每 100 千克干料加入 600 千克 5%的食盐水,置于阳光下曝晒(日出揭盖日落加盖),每天搅拌 35 次,78 天后,散发出芳香的酱油气息,此时加入冷开水至原来水位,再曝晒 1015 天即可用纱布过滤,除去酱油内的余渣及杂质
2、条箱垫一层麦秆和草当作贮藏容器。 二、室内堆藏:地面要先铺一层草包或麦秆,力求摆瓜平整。 摆瓜的方式一般要和田间生长时期的状态基本一致。 摆放圆型南瓜时,将瓜蒂朝上平放,平行堆码 5 层高为宜。 摆放长型南瓜时,将瓜蒂朝里,瓜顶向外一个一个地依次堆码成圆堆,每堆 15,高度以五六个瓜高为宜,并适当留出过道以便检查。 贮藏期间不宜翻动,及时剔除病斑瓜。 贮藏前期,外界气温较高
2、胚根显露,俗称露白,即可播种,一般亩用种量为 200 克左右。 三、播种常用育苗盘育苗,装盘前,每立方米育苗基质拌 40%多菌灵粉 2 公斤消毒。 用清水喷洒育苗基质,使其含水量达 70%。 育苗基质装盘时,杯口预留 2 厘米深的空间。 每育苗杯播 1 粒发芽的种子,上覆 2 厘米厚的膨化蛭石,然后用地膜盖严育苗盘。 也可采用催芽直播大田的方式。 四、苗期管理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