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 ,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 [问题 ] ?目前使用最多的燃
不是孤立的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也可以转移 (能的形式不变 ) “消耗能量”、“获得能量” —— 能量的相互转化或转移 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势能转化为
成事故 , 因此 ,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内 动 7. (6分 )小华在做如图所示的滚摆实验中 , 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 在这个过程中 , 机械能 , 总的能量。 (均填 “ 守恒 ” 或 “ 不守恒 ” ) 8. (6分 )在我国青藏高原 , 有一个羊八井地热区 , 地热电厂担负着拉萨市一部分电力供应。 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 经过地下井 →汽轮机 → 发电机 ,
思考 :我国的煤资源丰富 ,但主要集 中在北方 ,你知道为什么吗 ? 石油 讨论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 讨论 :煤、石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 原子能和太阳能 讨论 :核能发电与煤发电相比有哪些 优点 ? 讨论 :核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问题 ?我国为什么首先在东南沿海 地区建设核电站 ? 太阳能 讨论 :太阳能有哪些优点 ?你认为现在
的转化,只有能量的转移,从热水转移到周围的空气 • 分析归纳上述结论: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能量的形式发生了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某种形式的能量了 多少,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就一定会相应地 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多少,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一定会相应地减少多少,而能的总量。 能量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而能的总量。 消灭创生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
下列反应放出热量 Q Q2的大小 A: 2H2(g)+O2(g)=2H2O(g)+Q1 2H2(g)+O2(g)=2H2O(l)+Q2 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 气态水转化为液态 要放出一定数量的热量 ∴ Q2> Q1 B: S(g)+O2(g)=SO2(g)+Q1 S(S)+O2(g)=SO2(g)+Q2 例题: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 Q Q2的大小
利用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构成的,不包括分解者,生产者位于金字塔的底层,所以 A、 B错。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是不循环的,不能循环利用, D错。 E2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热能, E1为太阳能。 答案: C 互动探究 3- 2: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 已知种群 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简
方程式时应注明 ΔH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 ΔH是在25℃ 、 105 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 ④ 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s、 l、
量是怎么改变的。 用热传递的试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是怎么改变的。 做功 ――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热传递 ―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学习内容二 能量守恒定律 •阅读课本 P28P2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学习指导 自学检测 : 能量既不会凭空 _____,也不会凭空 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____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来越小 C、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D、机械能越来越大 DD C 如图所示,是某城市地铁的设计方案图,进出站的 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为了充分利用能量,火车 进站前关闭发动机,由于惯性冲上斜坡。 则上坡时火车 的 能转化为 能。 火车出站时下坡,则火车的 能转化为 能。 在一些大商场或肯德基等餐饮场所,经常可以看到一 种 推开 后能自动 关闭 的弹簧门,试从能量转化角度来说 明这一现象。 推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