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
中小学课件站 中小学课件站 中小学课件站 中小学课件站 中小学课件站 中小学课件站。
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 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熔化和凝固 师:春天来了
具有 一定 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 没有一定 的熔化温度 熔点 (物质的特性) 三、凝固 (熔化时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熔化时先软后稀,温度升高) ( 熔化的逆过程 ) 几 种 常 见 晶 体 几 种 常 见 非 晶 体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72 固态氦 48 海波 硫代硫酸钠 1083 铜 259 固态氢 232 锡 1200左右 各种铸铁 210 固态氮 327 铅
态变成液态 的过程叫做 熔化 物质从 液态变成固态 的过程叫做 凝固 2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 吸热 达到凝固点 继续 放热 特点: 特点: 熔化时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凝固时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冰的熔点是 00C 温度 /℃ 时间 /min A B C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 1) AB段 物质处于 固态,
有 凝固点。 48 DE(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 EF(凝固时):凝固放热温度不变 FG(凝固后):放热温度降低 G 温度 /℃ 时间 /min 1 2 3 4 5 0 6 7 8 9 10 20 40 60 80 蜂蜡 熔化 ( 凝固 ) 图像 非晶体凝固放热温度降低 2 10 温度/oC 8 6 4 2 4 6 8 10 0 1 2 3 4 5 时间/min 6 7 8 9 10
62 65 69 71 海波的熔化图象 t/℃ t/min 0 48 A B C D 固态 BC: CD: AB: 温度升高 固液共存态 吸热 吸热 液。
要从外界 吸热 ,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都要向外 放热。 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熔点 与凝固时的温度相同),即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 固液共存 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它们都有规则的结构,它们都属于晶体 它们没有规则的结构,它们都属于非晶体 思考: 固体 晶 体 : 非晶体
时间 /min A B C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 1) 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 2)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3) 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 4) 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 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 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 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聚乙烯)等等。 B A C D 温度 时间 0 t/ O C t/分钟 3 8 48 晶体的熔化 B A C D 温度 时间 0 t/ O C t/分钟 非晶体的熔化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温度 /℃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松香的熔化图像 1 .晶体:像海波那样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2 .非晶体:像松香那样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固体根据 有无熔点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例:明矾、石膏、水晶、各种金属等。 例:蜂蜡、玻璃、橡胶、塑料、石蜡等。 说说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相同点。 吸热,固态变成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