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
2、成。 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面积 100 平方米300 平方米,池深 1 米,能蓄水 30 厘米40 厘米,土池四周要用网围,防止蛙逃逸:高产集约化养殖也可建造专门的水泥池,面积 15 平方米30 平方米。 池深 1 米,蓄水随蛙体大小而定,用混凝土浇制而成,池底和墙面用水泥抹平,池底的坡度要大,以保证养蛙时一端水深,是蛙主要栖息的地方,一端水较浅,常露出池底
2、形土池为好。 为了便于幼蛙的驯食,幼蛙池不设任何隐蔽物或可供休息的场地,只放一个饲料台。 饲料台以木条作成框架,中间用纱窗布绷紧即可。 若饲料台的浮力不够,可在木框的四角各加一块泡沫塑料。 这个饲料台既是幼蛙的摄食场所,又是休息场所。 二、变态幼蛙的收集待蝌蚪生出后腿之后,就可以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 前腿长出后和尾巴消失之前
2、00 只。 放养时用 3%食盐浸洗 5 分钟,消毒杀菌。 三、投饵数量孵化后的前 6 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6 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 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 投喂量:7 日龄30 日龄的蝌蚪,每 1000 只每天投饵40 克70 克
2、、富有弹性,体重在 400500 克左右。 选择亲蛙的时间最好在越冬以前的 11 月,最迟要在 3 月完成。 冬前挑选好的亲蛙,最好雌雄分开饲养,待到第二年 4 月初再将雌雄亲蛙合并饲养。 要加强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以保证安全过冬和越冬过后良好的体质。 3 月中旬开始,还应对亲蛙采取强化培育,以促进其性腺的发育。 雄亲蛙的配比,原则上以 1:1 为宜,如果能适当增加雄蛙的比例则更好
2、工投喂,可投喂的人工饵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小杂鱼、泥鳅、切成条的动物内脏及人工配合颗粒饵料。 刚变态的幼蛙宜投喂蝇蛆、水蚯蚓、黄粉虫幼虫等较小的活饵料。 12 天后,开始驯化摄食死饵。 驯食时要利用蛙只摄“活”饵料的特点,先在活饵中加入少量制做成与活饵大小、形状相似的死饵(如动物内脏条,浮性膨化饵料或软颗粒饵料),放入饵料台供幼蛙摄食(饵料台底部浸入水中约 2 厘米)
2、,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故牛蛙在洞庭湖地带无明显休眠期。 牛蛙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由肠含物分析有 4 种成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定形有机颗粒及腐败的有机物质和泥沙。 4 种成分中主要是浮游植物,另外 3 种成分是较次要的。 而且蝌蚪的食性与其生活习性和消化道的长度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牛蛙蝌蚪属静水水域类型,游泳能力不强,所以只好吞噬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
2、投喂,可投喂的人工饵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小杂鱼、泥鳅、切成条的动物内脏及人工配合颗粒饵料。 刚变态的幼蛙宜投喂蝇蛆、水蚯蚓、黄粉虫幼虫等较小的活饵料。 12 天后,开始驯化摄食死饵。 驯食时要利用蛙只摄“活”饵料的特点,先在活饵中加入少量制做成与活饵大小、形状相似的死饵(如动物内脏条,浮性膨化饵料或软颗粒饵料),放入饵料台供幼蛙摄食(饵料台底部浸入水中约 2 厘米)
2、,可建成 1 口 10 平方米的亲蛙池、1 口 25 平方米的蝌蚪培育池,8 口 8 平方米13 平方米的养殖小水泥池,其中,小水泥池池高 用砖砌、水泥砂粉刷,池内由沟和饲料台组成,沟位于池内边三周,宽 225 282部有出水管通向池外,以便排水,并设有 200网罩,以防牛蛙从水管逃走。 在饲料台靠池岸边留出一出水管通向池外,上设有 200网罩。 每口池池边都设有宽 5水管头,连接 2m
2、重在 500克以上者,注射混合剂 升。 雄蛙剂量减半。 (2)注射部位在臀部肌肉或腹部皮下,采用一次注射。 肌肉注射时按 45 度角进针 米,皮下注射按水平方向进针 米。 注射时操作要准、轻、快,防止牛蛙后肢蹬跃,退针时要按摩针孔,防止溶剂外溢。 注射后按雌、雄比例 1:1 放入清洁的产卵池中,在水温 20 摄氏度以上的条件下,经 40 小时左右,即可抱对产卵。 2
2、刚脱尾的牛蛙饲养 1 周后,体重达 30 克左右,应进行食性驯化,每天投喂活食动物(如蝇蛆、黄粉虫、米虾、小蚯蚓)的数量由多到少,而每天投喂死(干)食物(如干米虾、小杂干鱼)由少到多,每天投喂 23 次,投喂量为牛蛙体重 8%10%的鲜食饲料或 4%左右的干食饲料。 (3)100 克以上的幼蛙 100 克以上的牛蛙不能投喂蝇蛆、米虾这类小颗粒食物,应投喂较大的小鱼、泥鳅、蚯蚓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