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
2、体含量为 10 红腿病菌苗腹腔注射牛蛙:每只 60牛蛙注射 笱,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药物治疗 1、遍洒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氟哌酸 或硫酸铜 或五倍子 全池遍洒。 2、药浴法:每只牛蛙用每立方米水体含量为 8 克的硫酸铜溶液浸泡15钟,或用 20%的磺胺脒溶液浸泡 24 小时,或用 100 毫升 25%葡萄糖生理盐水国 40 万单位青霉素钾,浸泡 3钟。 3、口服法:用 100 毫升
2、活动觅食。 当突遇寒潮气温骤降时,蛙即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 如有些小蛙自己不会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可把这些蛙捉回原处,以免冻伤。 使蝌蚪安全越冬,可把蝌蚪池的水位加深至 左右,并在水面增大水浮莲或其它水生植物的投入量,一般以覆盖住水面的 2/3 为度,以维持水温略高。 如气温降到 0以下,则应把蝌蚪池池水加深到 ,这样即使水面结冰,水池深层的水温也可保持在 4左右。 在 4的水温环境
2、水泥池底作饵料台。 蛙池四周用砖块或石头砌成,内壁四周涂有水泥。 池深 80厘米,长 4 米,宽 3 米。 池底成斜坡型,池底建一高约 5 厘米的梯形饵料台。 池底最低处设排水管,饵料台处设入水口。 池水高度控制在 10米。 以木框作边、筛网为底作饵料台。 后一种水泥池与前一种在外观及面积上较为相似,但在整体设置上有所不同。 其底为平面底,池深度为 120 厘米左右,蝌蚪期水深为 60 厘米
2、育的关键在于,为亲蛙提供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 如亲蛙已驯化吃食配合饲料,则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每天的投喂量占蛙体重的 2%3%,辅以活的饵料,如蚯蚓、小杂鱼虾等,或晚上以灯光诱蛾,作为活饵料的补充。 如亲蛙不能摄食配合饲料,活饵料的投喂量应占蛙体重的 10%以上,方能满足其营养需要。 在培育期间,应视天气和水质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在蛙产卵前期,气温不高,亲蛙池不要遮荫
2、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体重在 400左右。 选择亲蛙的时间最好在越冬以前的 11 月,最迟要在 3 月完成。 冬前挑选好的亲蛙,最好雌雄分开饲养,待到第二年 4 月初再将雌雄亲蛙合并饲养。 要加强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以保证安全过冬和越冬过后良好的体质。 3 月中旬开始,还应对亲蛙采取强化培育,以促进其性腺的发育。 2、雌雄配比。 雌雄亲蛙的配比,原则上以 1:1 为宜
2、在美国。 美国青蛙即猪蛙,是继牛蛙后我国引进的又一食用蛙。 美国青蛙原产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一带,蛙体略小于牛蛙,耐寒力较牛蛙强,适应性广,性情温和,不怕人,不怕惊扰,不善于跳跃,易防逃,易管理,生长速度快,对蛙类易感染的病症有一定的抵抗力,是一种较牛蛙更适合人工养殖的蛙种。 美国青蛙两眼后端至背中部有一纵肤沟,皮肤较光滑,肤色呈黄褐色,但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变色,幼蛙呈青色。
2、池底作饵料台。 蛙池四周用砖块或石头砌成,内壁四周涂有水泥。 池深 80 厘米,长 4 米,宽 3 米。 池底成斜坡型,池底建一高约 5 厘米的梯形饵料台。 池底最低处设排水管,饵料台处设入水口。 池水高度控制在 10米。 以木框作边、筛网为底作饵料台。 后一种水泥池与前一种在外观及面积上较为相似,但在整体设置上有所不同。 其底为平面底,池深度为 120 厘米左右,蝌蚪期水深为 60 厘米
2、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为为幼蛙后,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冬季水温降到 10以下时,牛蛙躲藏于洞穴或淤泥中,进入冬眠。 待气温回升到 10以上,又出来觅食。 牛蛙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 在自然条件下,蝌蚪的生存的水温为 2最适于生长发育的水温为 23水温超过 35蝌蚪便陆续死亡,温度低于 15时、蝌蚪不摄食;水温低于 9时便进入冬眠状态。 成蛙摄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2、采卵而将种蛙移出即可。 或用网箱将卵围起,使卵直接在产卵池中进行孵化。 2牛蛙卵的孵化(1)孵化器具牛蛙卵的孵化可在孵化池中进行孵化。 一般用小泥池,而不用土池,或用孵化网箱代替。 网箱是比较好的孵化用具,一般在生产上常用的规格为 200 厘米50 厘米60 厘米和 120 厘米80 厘米60 厘米,用木条钉框,5 面张网,使用时口向上放入其他养殖池中,内盛蛙卵,孵化框常用 米厚的木板条钉成
2、投饵;早晨蝌蚪浮头特别严重,甚至出现个别蝌蚪死亡现象时,要控制投饵。 2、投饵方式:饵料台、全池匀洒3、投饵时间、次数和数量,因地、因时、因蝌蚪等情况而异。 孵化后 3龄的蝌蚪是投饵的开始时间。 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 1,上午 9,下午4。 4、投饵量每 1 万尾蝌蚪每日投饵量为:5龄投入草履虫培养液 5升,或蛋黄 1加水 1克制成的过滤悬浮液;11龄投入活蚤类或配合饵料 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