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
2、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3、放养放苗前,干池每亩用生石灰 5075漂白粉 1015效氯含量在 30左右)进行消毒。 一般清池消毒 10 天即可放苗。 放养前幼蛙可用 20高锰酸钾液浸洗 1020 分钟。 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 幼蛙期放养密度为 6080 只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
2、一些藻类,大量摄食的是绿藻门及硅藻门的浮游植物。 当全长达 摄食轮虫,达 米时,可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 饲养 2527 天后,蝌蚪全长 4 厘米左右,此时尾鳍基部两侧开始出现白色突起,以后逐渐伸长,出现关节,末端形成趾,发育成完整的后肢。 此时,蝌蚪的觅食器官和消化系统都在发生变化,上、下颌骨的增长使口显著增大,消化道缩短,开始适应由水生到水陆两栖的生活。 而在此变态过程中
2、消耗量保持在最低的水平。 预防天气骤变冬末春初天气多变,时暖时冷。 当气温回升时,蛙便出来活动觅食;当突遇寒潮气温骤降时,蛙即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 如有些小蛙自己不会回到原越冬栖息处,可把这些蛙捉回原处,以免冻伤。 蝌蚪的护理为使冬蝌蚪安全越冬,可把蝌蚪池的水位加深至 左右,并在水面增大水浮莲或其他水生植物的投放量,一般以覆盖住水面的 2/3 为度,以维持水温比环境气温略高。 如气温降到
2、选择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催产药物主要有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地欧酮(鱼类高效催产激素(也可选择使用蛙类的脑垂体(亲蛙第一次被催产最好选择 ,如第二次被催产宜选择除 以外的其它催产药物。 4、催产剂量的确定笔者根据六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认为使用如下剂量较好,催产雌蛙剂量际单位/千克;际单位+200 微克/千克;克+100 微克/千克;克+100 微克/千克;+250
2、蛙便出来活动觅食。 当突遇寒潮气温骤降时,蛙即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 如有些小蛙自己不会回到越冬栖息处避寒,可把这些蛙捉回原处,以免冻伤。 使蝌蚪安全越冬,可把蝌蚪池的水位加深至 左右,并在水面增大水浮莲或其它水生植物的投入量,一般以覆盖住水面的 2/3 为度,以维持水温略高。 如气温降到 0以下,则应把蝌蚪池池水加深到 ,这样即使水面结冰,水池深层的水温也可保持在 4左右。 在 4的水温环境
2、每袋装 100 一200 尾;也可采用帆布篓(内衬大塑料袋充氧运输,每篓可装 1500 一 2000 尾。 (3)运输途中的管理。 运输数量多且距离又远时,最好用汽车装帆布篓或塑料袋充氧运输,也可空运。 如需要在途中换水,换水温差不要超过 3。 汽车可随带氧气瓶和充氧管,发现缺氧时,应立即充氧。 运输前 2 天停止喂食,并每天拉网锻炼一次。 (一)幼蛙运输幼蛙运输比较简单。 短距离运输
2、 5 分钟,消毒杀菌。 三、投饵数量孵化后的前 6 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6 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 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 投喂量:730 日龄的蝌蚪,每 1000 只每天投饵 407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 70%;30 天后至变态前,每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