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
1、 号简介 浙糯 3 号于 2003 年 3 月经省农作物品审会第二十七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 该品种 1998 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祥湖 84 1999 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祥湖 84 增 两年平均比对照增 全生育期两年平均 ,比对照祥湖 84 短 1 天。 200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祥湖 84 增 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 ,每穗实粒数 ,结实率
6 号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作物研究所)用泰国糯稻作母本与地方小糯谷的自然变异株杂交经多代系选而成。 2006 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 2006021),适宜重庆及相邻生态区海拔 800 米以下的地区作糯稻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粳交型中迟熟糯稻,全生育期平均 156 天,比对照汕优63 长 3 天。 株高 101 厘米,每亩有效穗数 15 万穗
号 特征特性:株高 105 厘米,叶片短冲,株型紧凑,茎杆粗壮,直立抗倒。 穗长16 厘米,紧穗型。 每穗 90100 粒,千粒重 ,无芒。 较抗稻瘟病,中抗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 丹糯 2 号一般产量在 500550 公斤之间,在相同的栽培模式下,产量同其它非粘稻品种持平或略增,并且有较好的稳产性。 丹糯 2 号是粘稻品种,粘米纯度为 粘度高。 栽培要点:4 月 20 日25 日播种,5
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 对照武育粳 3 号增产 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较对照增产 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 ,每穗实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株高 米,全生育期 149 天,较对照早熟 3。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穗颈瘟,高感纹枯病
6 简介 浙糯 36 于 2003 年 3 月经省农作物品审会第二十七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 该品种 2000 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秀水 11 增 差异达极显著;2001 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秀水 11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比对照增 全生育期两年平均 128 天,与对照秀水 11 相仿。 2001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秀水 11增 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
1、)选好品种:选熟期适宜、糯性强、米质优良、适宜生产桃片的高产优质糯稻品种。 主推金陵香糯、银桥糯、荷香糯、缅甸糯等品种。 (2)地膜稀播育壮秧:种子要经消毒处理后再催芽。 海拔 300米以内地区在 3月 510 日播种;海拔300400 米地区在 3月 1015 日播种。 矮杆穗数型品种秧田亩播精选种子1520 公斤,高杆大穗型品种亩播 1015 公斤,秧田可适当延长盖膜期,争取秧田多分蘖
糯号品种在宁夏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通过鉴定并命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亩产达,高产田达以上,年参加糯稻区域试验比宁糯号增产。 宁糯号的育成是我国高光效育种史上的一次成功尝试,开创了宁夏糯稻高产的新记录。 该品种群体生长整齐、清秀,叶片功能期长,籽粒灌浆速度快,月初抽穗,月下旬成熟,生育期天;株高,株型紧凑,耐肥,抗倒伏,抗病;分蘖力特强,单株有效分蘖为个,最高达个以上,成穗率高
1、 优 512 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E 优 512 系 1997 年用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同源三倍体 母本,混合花粉作父本育成的籼型高产糯稻。 其杂种 出现分离,部分 株系稳定一致,选择优良株系于 育成。 2002 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现已在四川省大面积推广应用,亩产达 500上水平。 1 量表现该品种 1999 年参加四川省糯稻组区试,平均亩产 对照(荆糯 6 号)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