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
1、 号 粤白糯 1 号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1998 年育成,2003 年 3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 年参加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67 平方米,居 21 个参试种第 4 位。 2003 年以来该品种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区开始试种,面积不断扩大,至 2004 年种植面积达 1 万公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
1、广东,糯玉米因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发展迅猛。 据估计,广东省糯玉米种植面积现已扩大到 公顷以上。 本文以广东推广的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施氮水平试验,以期为鲜食糯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试材料试验于 2005 年 9 月在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钟村农场进行。 试验土壤质地为砂壤, 机质 氮 效氮 效钾 试玉米品种为香白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提供)。
1、00 米以上,特别是北方玉米产区,外来花粉污染源多,相隔距离远些更好,否则影响品质。 选择土质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沙壤土种植。 对黏重的水稻土应冬翻并整平整细,浅播 34 厘米,苗期要早管早促,防止形成小老苗。 适期播种根据栽培模式、小气候热量条件、市场需求及保鲜加工能力确定播种期。 一般来说,当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均可播种,因此糯玉米可以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 由于露地春播无需投入
1、玉米又称粘玉米、蜡质玉米,是玉米中的、特用玉米,鲜食具有鲜嫩柔软细腻,清香粘糯微甜、皮薄无渣等特点,已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特别是早春鲜食玉米以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而快速发展,因此我们为了顺应发展需要,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整理出此项配套技术。 1 用良种早熟栽培应根据品种本身的适应性和人们食用鲜果穗的习惯
1、后期是争取鲜食玉米促早发争壮杆形成高产架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握温度,及时揭膜。 采用环棚多膜覆盖的田块,要注意棚温过高,一般控制在 25如遇高温天气,要及时进行背风向揭膜通风。 当夜间气温在10以上不关棚,有利于拉大温差,使环棚玉米生长健壮,当夜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及时揭膜,时间约在 4 月 15。 据气象预测最高气温23时,要警惕闷棚高温伤害玉米。
2、发展,造成大小不等的病斑,并逐渐干枯卷缩,造成玉米灌浆不足,从而减产,丧失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当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进行全株喷雾防治,隔 710 天再防一次,连喷 23 次。 3、玉米锈病的防治:锈病主要发生在秋玉米上,当平均气温 2426 度,相对湿度 85%时极易发生和流行,病害流行时,叶背布满锈孢子腔和锈孢子
1、用稻田种植春马铃薯、春糯玉米、大白菜,可获三种三收高效益。 其栽培要点如下。 一、择早中熟优良品种,每 667 平方米备种薯 125 千克150 千克。 播种前 20 天,将大块种薯切成 2025 克小块,每块留 12 个芽眼,放入1720、空气相对湿度 70%的大棚或室内催芽。 芽长 米即可播种。 马铃薯宜在 12 月中旬至 1 月上旬播种。 播种前结合翻耕整地,开好排水沟,按 2
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 春植生育期 8487 天,比香白糯迟熟 3。 植株长势壮旺,整齐度较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 株高 215221 厘米,穗位高 8081 厘米,穗长 米,穗粗 米,米,单苞鲜重 258276 克,单穗净重 205220 克,千粒重304325 克,出籽率 一级果穗率 果穗锥型,籽粒紫色,糯性好,稍有甜味,直链淀粉含量 果皮厚 口性评分。 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
1、生、糯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采用油菜、花生、糯玉米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平均亩产油菜籽 210 公斤、花生 320 公斤、鲜糯玉米棒 450 公斤,具体做法如下:一、茬口安排10 月下旬栽油菜,翌年 5 月下旬收获,油菜腾茬后种花生并间作糯玉米,8 月中旬收获鲜玉米棒上市,9 月下旬收获花生。 二、床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灌排方便的旱地。 前茬收获后,每亩施有机肥
玉米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适用于广东全省春、秋季种植甜、糯玉米生产全过程。 2、主要栽培技术措施(1)播种:选用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水旱田,400 米范围内不宜种植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玉米,以防串粉影响品质。 土地根据田形开十字沟或井字沟作排水沟,以方便排灌水。 选用一级种,以直播为主,播深 2 厘米,每穴 2 粒。 适宜播种期为春播在 3 月上旬至 4 月上旬,秋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