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秧
稻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钵体软盘,培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朝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水稻育秧移栽新技术。 推广抛秧技术,有利于统一供种,专业化育秧,商品化供秧,社会化服务,解决缺劳力缺技术农户种田的困难。 水稻抛秧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白根多,吸收能力强;起秧时不伤根;抛秧时秧苗带土带肥,全根下田,且入土浅,禾苗早生早发,有效穗增加;抛秧密度有保证,禾苗分布均匀
1、、水稻抛秧的好处水稻抛秧经过各地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来的优势及特点是:效快。 一台抛秧机不到 1000 元,3 个人一天可抛秧作业 23 公顷地,按人工插秧费用每亩 50 元计算,可收入 1200 多元,一天就可收回成本。 作灵便,使用范围广,不受田地大小限制。 力、省时。 机械抛秧比人工插秧提高工效近 10 倍,作业效率高,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 缓苗,返青快
秧田的施肥技术依盘中所用衬土而定。 采用配制专门营养土的,一般不易出现脱肥,前期可不施肥,后期如出现脱肥现象,应用 1%2%的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平方米喷施 150200 毫升,或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 100200 克,兑水 510 升喷施。 施肥后用清水洗苗,切忌施肥后不淋清水或直接撒施尿素和复合肥,以防肥害。 在抛秧前 23天追施送嫁肥,每平方米用尿素 25 克,兑水 喷施。
1、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是水稻耕作技术的一个新突破,具有轻型便捷、省工、省力、节约耕地用工成本,争取有效季节、增产、增效等特点。 为此,省农业厅将该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示范项目在我县实施。 自 2003 年实施该项目以来,我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20032005 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万亩,平均亩产 斤,比普通翻耕抛秧亩增 斤,亩节支 ,累计新增稻谷
秧栽培要想高产稳产,必须重视大田的精耕细作,尤其是小、中苗抛秧。 稻田整地包括犁、耙、耱等作业,同时还穿插施肥、晒田、泡田等。 通过整地做到“土肥相融,存肥于土,以土保水,以水调肥”,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抛秧稻栽培的本田应具备水源有保证,能及时灌排,田块平整,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供肥性能等基本条件。 整田的质量达到平、浅、烂、净的标准。 (1)田面要平整。 抛秧苗小
2、克广增素 802、400 克尿素、200 克磷酸二氢钾对水 50 公斤叶面喷施,可提高秧苗素质。 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生产中因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而引起僵苗的现象并不少见。 另外绿肥田和油菜高桩田未配施速效氮肥,有时也引起僵苗。 因此,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亩用量 1500斤,绿肥每亩用量控制在 1500公斤,油菜秆高桩还田亩用量控制在 500斤,并配施碳铵 30斤。
2、在耙田后要经过半天到一天的沉实才能抛秧。 抛秧时,田面要保持泥皮水。 二、安排适宜的抛植期,提高抛秧质量塑盘育苗的秧苗期短,秧苗弹性小,要切实掌握“迟播早抛”的原则,当秧苗生长到适宜的叶龄时要尽快移抛到大田,但要避免在北风天或雨天抛秧。 适宜的抛植叶龄为 35 片叶。 我省早稻抛秧适宜的抛植期:中南部地区在 3 月底至4 月初,北部地区在 4 月 1520 日。 抛植密度因地力而异
2、深 ,耥平,过案板。 9、施用壮秧剂:每亩用壮秧剂 斤(包装不同)拌干细土 4斤,拌匀后,一半撒施在 10 米长秧床畦面上,另一半撒施在摆好秧盘的孔眼内,可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秧苗施肥、化控四项程序。 10、摆盘:在畦中央拉一条直线,秧盘横摆,一排 2 片,靠紧,将盘孔压入泥层后,把另一半壮秧剂撒施在孔眼内,再将沟中肥泥搅糊上至盘孔内,用薄板刮平,露出孔格,以防串根,沉实一下即可播种。
1、稻免耕抛秧是指在收获上一季作物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先使用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浇粒谷幼苗、摧枯稻桩,灌水并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塑盘秧或纸筒秧抛栽到大田中的一项新的水稻耕作栽培技术。 现将晚造免耕抛秧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免耕稻田的选择免耕抛秧宜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好的稻田进行,易旱田和浅、瘦、漏的砂质浅脚田不适宜作免耕田。 低洼田
1、) 晚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稻谷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技术。 近年来,我县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 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67 平方米大田准备:400 孔软盘 80 块或 353 孔软盘 90块;优质过筛菜园土或塘泥 100 公斤150 公斤,掺入过磷酸钙 3 公斤加腐熟干细猪粪(过筛)10 公斤15 公斤一并沤制;壮秧营养剂 1 包(5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