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
2、开花却不结果,应及时补充硼肥,在西葫芦初现花蕾时,每隔 10 天左右叶面喷施 1 次叶绿素或喷施宝,并用较大的土块压住蔓头,抑制植株疯长。 如植株瘦弱,叶片黄且薄,须增加水肥,摘除第一雌花,促进营养生长。 受精不良蘸花保果是防止受精不良、西葫芦落花落果的主要措施,利用人工授粉或用防落素等激素处理,才能保证坐瓜。 方法是在上午 10 时左右,摘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
2、便瓜向下吊长,不弯曲,外形美观。 4、肥水管理。 苦瓜在幼苗期不耐肥,应少肥多施。 一般以腐熟鸡粪及氮肥为主。 年前一般不用施肥,浇浇水即可。 冬天 20 天左右浇 1 次水,并且要浇小水,以免湿度过大,造成病害加重及沤根。 坐瓜后,要足肥大水,每次浇水时亩施尿素或复合肥 7克,另加100 千克左右腐熟鸡粪。 5、病虫害防治。 苦瓜常见病有霜霉病和炭疽病。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喷药保护
2、量为 5克,秋冬栽培可加大用种量至 7克。 条播时行距为 10米,深 1 厘米左右。 播后立即浇水保持畦面湿润,气温应在 15以上,以利出苗。 管理出齐苗后及时间苗,保持株距为 4 厘米,结合间苗进行拔草。 茴香忌高温,在 15生长良好,低于 4受冻害,温度达 25时应加强通风。 当苗高 10 厘米左右时进行追肥,亩施尿素 15 千克,结合追肥进行浇水。 若多次收获,每次收获后追施同量的氮肥
2、、叶片小,色深绿,生长慢,叶片先端秃尖或向一边扭曲似病毒状,茎节也短。 产生原因是温度低,土壤湿度小。 6、叶片大,叶尖不伸,色黄绿无光泽,有时叶缘周围有黄绿色圈,茎顶生长不畅。 原因是温度高,土壤干燥。 7、中上部叶片叶缘呈整齐的镀金边状,叶肉组织一般不坏死,上部叶骤然变小,部分叶缘反卷呈降落伞状,叶色浓绿,生长点紧缩,根呈锈色,根尖钝。 产生原因是肥料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大。 8
2、瓜。 对策:提高温度,恢复黄瓜根系的活力。 有加温设施的可采用土炉在棚室内加温,提高棚室内的气温和地温,晚上要加盖草苫或草帘等保温物,提高棚室的保暖性。 棚室生产中,常会遇到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白粉病等病害危害黄瓜叶片,使其制造养分的功能减弱,加上蚜虫、白粉虱等虫子也会危害叶片或植株,这些都影响了黄瓜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引起化瓜。 对策: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预防
2、表皮直接侵入,借气流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发生流行。 此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 18湿度为 90能否发病或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或水滴,因此,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 大棚温室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防风不及时等因素,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流行。 三、防治措施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减缓病害发生蔓延。
2、皮直接侵入,借气流或灌溉水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发生流行。 此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 18湿度为 90能否发病或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或水滴,因此,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 大棚温室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防风不及时等因素,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流行。 三、防治措施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减缓病害发生蔓延。
2、园地排水不良,地面湿度大等,均适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早春及时清除枯枝枯叶,发病初期摘除感病花序,剔除病果,减少菌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并适当控制浇水,防止植株旺长和园内湿度过大;采用塑料薄膜或柴草覆盖地面,避免果实直接接触潮湿土壤。 药剂防治从花序显露开始,选用 200 倍等量式波尔多液、50%代森锌 500 倍液、50%敌菌灵 600 倍液、75%百菌清 600800 倍液
2、根系。 以后,每年也可以在土壤施肥时增加叶面喷肥,在花蕾期和盛花期喷施 硫酸锰液或 钼酸铵液。 草莓喜水,但又怕水涝,在追肥时应结合浇水进行,但为了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和影响早春地温,应控水少浇,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水大会造成果实发软,不利运输,同时灰霉病也会增多。 利用设施栽培草莓,早春气温上升后开始进行保温。 到开花前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 2025,花期控制在 2527,但不能超过 30
2、一直维持到早晨 5 时左右;随着日出而二氧化碳逐渐降低,到 7 时半左右降到标准浓度左右;上午 10 时前后,树冠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至 360 毫克升。 从果树生长时期看,扣棚后到果树萌芽展叶进行正常光合作用前,棚室内外二氧化碳浓度差别不大。 随着叶片光合作用加强,中午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便明显低于棚外。 二氧化碳施肥时间在果树展叶后可立即施放二氧化碳。 为促使果实膨大,于果树开花后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