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要有: 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有的年份叶、嫩梢受害也重。 有的年份发病很重,有的年份很少。 果实初发病时,为淡褐色水浸状圆形小斑点,后变为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部凹陷,形成同心轮纹状的黑色病斑,密生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当有雨水或湿润时,分生孢子盘内粉红色粘物(即分生孢子团)就会溢出。 后期病斑扩展很快,常数个病斑连合成大病块,使果实软腐或干缩。
2、枝向外短剪时留长些,向两侧短剪时留短些,约 1020 厘米。 保持23 个夏季抽发的壮实的新梢。 基部光秃、枝梢下垂、长势衰弱的结果枝组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回缩。 三、加强果园管理。 枇杷采果后处于雨水较多季节,要特别注意开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特别是 67 月份为枇杷花芽分化期,此时期要适度干旱,迫使地上部枝条生长,增加花芽生长点细胞液的浓度,促进花芽分化。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
2、(篓)码垛于窑内。 一般码垛 4,之间互有间隙。 温度 20,相对湿度 85,此法可贮藏 25 天左右。 若在包装箱(篓)外套上打孔的塑料袋,则贮藏效果更好。 2、沟藏:选一方便管理的无鼠、虫及牲畜危害的阴凉干燥处,挖深、宽各 10的沟,沟底铺 6米干净细湿沙(湿度以用手捏团后松之即散为宜),后将装果箱(篓)摆放沟内,沟上用打有孔的塑料膜覆盖,最后沿沟搭凉棚。 此法在 20以下,相对湿度
2、早不宜迟。 对细弱的采后枝、病虫枝、枯枝要删剪。 对粗壮的采后枝进行短剪,促发壮实的夏梢。 同时进行疏梢,对夏季抽发的新梢应保留 23 个壮实的新梢,其余抽生过多的新梢可从基部流除。 及时防治病虫。 枇杷在高温、积水、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枝叶病害,特别是枝干腐烂病。 应在排水防渍的基础上于主干和主枝上刷石灰或涂 1:2:10波尔多液,同时可在树冠喷 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2、后不要剪截定干,春季让顶芽自然向上继续生长成为中心干,并在干高 3060 厘米之间选择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 3 个枝条培养成为第一层主枝,将其余枝条抹除。 点病和角斑病,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 47 月,主要危害枇杷树叶片,严重时引起落叶、树势衰退、新梢减弱,造成产量下降。 病状:(1)灰斑病:受害叶片初期呈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后变为灰白色,表皮干枯,愈合成许多不规则形状病斑
2、部会有粘稠液流出,到后期花轴皱缩干枯呈萎蔫状。 2、叶片和果实病害根据初步调查,为害叶片和果实的病害有:褐斑病、叶斑病、污叶病、轮斑病、灰斑病和炭疽病、黑腐病、褐腐病、日灼病等。 这些病害为害新梢嫩叶和老叶,有些还可为害花朵、花穗、幼果等。 幼嫩叶片被害后卷曲凋萎,影响新梢抽生;老叶被害后,引起大量落叶;果实被害后,最初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在果实脐部周围迅速扩展,最后腐烂不堪食用,失去商品价值
2、梢并尽早分化花芽。 这样的夏梢有 90%以上能开花结果。 对枇杷进行夏剪,要根据不同植株、不同的树冠形状,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一是生长旺盛开花较多的植株,对已经采过果的结果枝应去弱留壮;对少数使树冠过于郁蔽的小枝组应进行回缩短截,并剪除病虫枝和枯枝,以增加树冠通透性。 二是对生长健壮但开花较少的植株,则可删去部分衰弱枝,并选取少数密生枝组进行回缩短截,使树冠外部增加通透性,内部增加绿叶层。
2、。 第一次施春梢肥,2 月中旬施用,主要作用促发春梢和增大果实。 春梢能成为当年的果实枝和夏秋梢的基枝,此次施肥比较重要。 亩施生物有机肥 50 千克,配施尿素 10 千克,过磷酸钙 5 千克,硫酸钾 15 千克。 第二次施夏梢肥,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采果后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施)。 主要促发夏梢,并促化 78 月的花芽分化。 夏梢抽生多而整齐,当年多能形成结果母枝
2、然后烧毁。 也可在生长季节及时摘除枇杷瘤蛾、舟形毛虫、长卷蛾、双线盗毒蛾等害虫的卵及初孵幼虫的叶片,或用两块木板相互拍打,打死群集的幼虫。 并利用幼虫的假死性振动树枝,杀死吐丝下垂的幼虫或结合疏花疏果摘除虫果,及时剪除烧毁干枯及萎蔫的现象。 3、在天牛产卵期,采用人工捕杀天牛成虫,或用钢丝钩杀天牛、木蠹蛾入蛀的幼虫,或用注射器将青虫菌、白僵菌和绿僵菌等药液注入虫孔的,也可用磷化铝半片至
2、的土堆。 4、科学追肥:枇杷苗定植后 3 年内为幼树抚育期,以营养生长扩大树冠为主。 施肥上做到“淡肥勤施,前促后控”。 每年在抽发春梢、夏梢和秋梢的前后,各施一次促梢肥和壮梢肥。 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 5斤,加入尿素50拌施。 成年结果树施肥:一般分 3施肥,在 1间,谢花后到幼果期,以速效钾、磷为主;在 5,重施采果肥,每株打窝深施腐熟人畜禽水肥 30斤,加入池饼(枯)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