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2、原因发生粗皮病的主要原因是锰过量,引起树体中毒造成的。 锰过量的原因有:据调查,粗皮病严重的果园 都小于 7,多数在 5 左右。 果叶片锰含量正常范围 30150 毫克/千克。 高于 150 毫克/千克的,树体易患粗皮病。 果园土壤锰含量超过 10 毫克/千克时,易发生粗皮病。 果园有机质含量低于 ,易发生粗皮病。 水不畅,积水严重,造成土壤锰大量还原,易发生粗皮病。 防治对于偏酸性的土壤
2、树穴距地面 20厘米处,灌水待栽。 栽树时要扶正,按原方向栽植,将熟土和优质土粪填入穴中,并将树体稍微上提,使根系舒展。 定植后立即整穴灌 1次透水,待水沉后填平土。 二、移栽后管理移栽树填平土后及时树下覆地膜(不少于 2米见方),以提温保墒,提高成活率。 移栽当年花现蕾期将花全部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生长季结合浇水施入速效肥。 移栽后第一年以叶面肥为主。 以后坚持早施基肥、巧追肥
2、节剂,可很好保护树体。 3、防治病虫害忽视后期果园防虫防病,会造成果树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根据虫情,每半月喷药防治,可用灭幼脲 3号 15002000 倍液、阿维菌素 3000倍液等。 4、修剪秋季要继续拉枝、摘心,主枝拉成 7080 度,辅养枝、徒长枝可分别剪枝或拉枝成 90度角以上,9 月上旬对所有骨干枝、延长枝、营养枝均剪去梢端幼嫩部分。 结果大树对过密枝、交叉枝、徒长枝
2、大部分栽培品种都有明显症状,病树容易识别,无需特殊鉴定,只根据症状特点,即可辨认。 例如,我国发生的苹果花叶病和苹果绿皱果病就是由非潜隐病引起的。 而潜隐病毒在栽培品种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必须经过鉴定才能明确苹果树的带毒状况。 各国研究表明大多数苹果栽培品种,都感染一种乃至数种潜隐病毒,其中以苹果退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分布最广,危害性最大
2、生长调节剂,可很好保护树体。 3、防治病虫害忽视后期果园防虫防病,会造成果树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根据虫情,每半月喷药防治,可用灭幼脲 3 号 15002000 倍液、阿维菌素 3000 倍液等。 4、修剪秋季要继续拉枝、摘心,主枝拉成 7080 度,辅养枝、徒长枝可分别剪枝或拉枝成 90 度角以上,9 月上旬对所有骨干枝、延长枝、营养枝均剪去梢端幼嫩部分。 结果大树对过密枝
2、个地方建立了种质资源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苹果矮化砧木资源宝库。 (2)明确了矮砧苹果在我国的生产效应。 经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甘肃等苹果主产区 15 个省、市进行的多点试验证明,矮砧苹果表现为树体矮化、适于密植、便于管理、省工;结果早、产量高、丰产性强;果实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等。 (3)多点区域试验证明矮化砧木适应性比较广泛,筛选出 26、4、 5
1、真菌病害。 果实感染病菌后,潜伏期很长,多在成熟期及贮藏期因高温多湿而发病,患处有淡褐色同心轮纹,病部稍隆起。 以金帅、香蕉品种等发病较重。 菌病害。 生长季节借雨水传播,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严重。 开始呈褐色小点,逐步扩大成同心轮纹状斑,病部稍凹陷,有苦味。 以上两种病害均为田间侵染病菌,生长季节应加强喷药防治。 发病较重的果园于贮藏前用 50甲基托布津 5001000 倍或 25多菌灵
2、 公斤。 除施基肥以外还应在不同时期追施磷、钾肥。 不同树龄全年株施磷、钾肥量不同,未结果树分别施磷 1 公斤、钾 斤;斤、钾 斤;盛果期果树施磷 5 公斤、钾 2 公斤。 拉枝以 9 月初至 10 月上旬为最佳期,其拉枝方法为:1将锯好的木桩(圆木、方木均可)钉入地下、用绳或铁丝在枝上拴好系在木桩上。 2树冠下层枝长度必须在 90100 厘米,中层在 7080 厘米,上层在
2、果。 二、发病原因 苹果果实膨大期正值盛夏和初秋,如果过于干旱,叶片遮蔽不好,持续高温,或雨(雾露)后暴热,容易发生日灼病。 另外,果园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因病虫害发生重引起果树早期落叶等都可引发此病。 三、防治方法 理修剪,加强果园夏季管理。 可在 6 月 20 日前后,对小果树顶梢和外轮果实外露没有叶片保护,且在下午 1 点到 3 点受太阳直射的苹果,采用粘纸法,即把一张 32
2、节约营养,减少消耗,促进花芽分化。 肥水管理果树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树体极端衰弱,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氮、磷、钾速效肥,增施有机肥并适当补水。 此时施肥,土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活动快,根系吸收能力强,能迅速弥补树体营养不足,并为下年丰产积累养分。 施肥量应施果树全年总需营养量的 60左右。 果树全年总需营养量要根据树龄、树势、产量、肥料种类而定,总体原则是按生产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