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条件
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将动力 F阻力 F动力臂 l阻力臂 l2记录表格中。 (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 4) 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 他 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 将动力 F阻力 F动力臂 l阻力臂 l2记录表格中。 次数
于钩码的拉力,所以小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记。 进行实验 步骤 ( 1) 在硬卡片 对角线打两个孔 , 细线一边挂两个钩码;另一边挂 一个钩码 放手后硬卡片能处于 静止 状态吗 ? 结论: 当 两个力 的 大小相等 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状态。 实验现象 (1)、使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 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
1、最新海量高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教具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镊子,起钉锤等 杠杆,铁架台,钩码(一盒)教学方法提前预习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教学过程一、交代第九章机械与人 明确第九章我们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交代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01 中所示的各种杠杆,通过讨论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教师展示部分杠杆。 经过讨论,让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特征。 总结得出杠杆的定义
1、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点,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决有关问题。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真的可以撬起地球吗。 1024以对它进行简化。 钩码代替人。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共同特征一、什么是杠杆共同特征: 力 的作用下,能绕某一 固定点 转动的 硬棒 ,叫做杠杆。 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这些概念很重要支点:
,则两细绳 OA、 OB的拉力 FA、 FB 的合力 F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构成一对平衡力。 FA = G/CoSθ , FB = G/Cotθ 根据力的三角关系可得: 2.保持 O点和细绳 OB的位置,在 A点下移的过程中,细绳 OA及细绳 OB的拉力如何变化 ? FA = G/CoSθ , FB = G/Cotθ A′ 分析与解 : 在 A点下移的过程中,细绳 OA与竖直方向成 θ
的夹角 θ= 37176。 ,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sin 37176。 =, cos 37176。 = , tan 37176。 = , g取 10 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 图 4- 2- 3 (1)轻绳 OA、 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 m2= 4 kg
实验次数 F1/N L1/m F2/N L2/m 1 2 数据 F1 = 2N, L 1 = 15cm, F 2 = 3N, L 2 = 10cm 或 F 1 = 5N, L 1 = 8cm, F 2= 10N, L 2 = 4cm 提问 :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 一致吗 ?你的结
阻力 F2(牛) 阻力臂 L2(厘米) 1 0 .5 20 1 .0 10 2 1 .0 15 1 .5 10 3 1 .5 5 0 .5 15 4 2 .0 10 1 .0 20 (4)分析表中的数据讨论可得出什么结论。 (5)用公式把上述结论表示出来: 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即: F1l1= F2l2 或 应用: 如图,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