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
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教学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德育教学点】 通过学生 自主 学习 ,主动探索 ,培养 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通过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德 育 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 圆片、计算器、课件
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 感悟 “平均数 ”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 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 4又表示什么呢。 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 知道这个 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 6个。 如果我们全班 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 你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 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
D、小明与小亮体重相等 A、小明体重是 45kg C、小明体重不能确定 B、小明比小亮重 3kg C 21301401D 301(1)则数据 x1+3,x2 +3 … xn +3的平均数为 _______
辉煌公司人事部 2020年 12月 28日 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 3400元 经理 应聘者 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 总经理 总工程师 技工 普工 杂工 6000 5500 4000 1000 500 ( 6000+5500+4000+1000+500) 247。 5=3400 问题:你认为该公司的员工月平均工资是这个数吗。 再看一例 温州体校准备到我们学校招收一名短跑选手,有甲、乙
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 4: 3: 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解 :( 1) A的平均成绩为( 72+50+88) =70(分) B的平均成绩为( 85+74+45) =68(分) C的平均成绩为( 67+70+67) =68(分) 313131( 2)根据题意, 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 (分)
x30的平均数是( ) (A) (a+b) (B) (a+b) (C) (10a+30b) (D) (10a+20b) 21301401D301若 x1,x2… xn的平均数为 a (1)则数据 x1+3,x2 +3 … xn +3的平均数为 ________. (2)则数据 10x1,10x2 … 10xn 的平均数为 ________.
( 1)请计算该校初二年级每班平均人数; ( 2)请计算各班人数,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 教师先教学生看懂分布图,然后分析解题思路:先通过已知的( 1)班人数( 40人)及图中所反映出的百分比算出全年级的人数 .然后再按每班人数在年级中所占的位次比算出每班的人数 . 教师给出计算过 程并板书:(见课本第 113 页) 可以绘制如图 .— 3 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该校初二年级各个班级的人数情况:
33 34 35 36 频数 1 1 1 3 3 1 3 2 2 4 3 2 2 3 由表可知,这些城市当日预报最高气温的 众数 是 32℃ . 思 考 若有两个气温(如 29℃ 和 32℃ )的频数并列最多, 那么怎样决定众数呢 ? 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不是取 29℃ 和 32℃ 这两个数 的平均数作为众数,而是说这 两个气温值都是众 数 . 我们可以把例 1中的平均数
据都减 200后,所得的差分别是 18, 16,- 12, 13, 0,用计算器求得其平均数为 ______________ . 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分 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表(分数为整数,满分为 100 分) 分数段(分) 61~70 71~80 81~90 91~100 人数(人) 2 8 6[] 4 根据上表信息请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 ( 2020江苏苏州)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