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
出问题 自行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 测斜面小车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 怎样计算。 学生借助于个人体会提出猜想:越往下感觉越快。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回答:需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 v=s/t计算出即可。 开拓学生思维。 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 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阅读《物理实验报告册》。 要求改变木板的坡度做 2 次实验 学生设计实验,交流设计方案。
自主学习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 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 ____ 速度快。 ,前 10min 走了 3km,停止 5min 后,又以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 5min 求。 ( 1) 前 10min 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合作探究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 1. 实验原理;。
度。 ( 2)如果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怎样的关系。 小结: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平均速度与路程或时间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相对应;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3.当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或所用的时间短到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可以忽略的时候,平均速度就转化为了瞬时速度;反之
的路程 s1,同时用停表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 将数据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 S1和 t1, 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S1 t1 S1 S2 t2 t1 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S2所用的时间 t2, 用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 下半段路程 S3=S1S2 下半段时间 t3=t1t2
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S2 实验记录表格 :(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实验进行中 …… 实验结论与分析: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1. 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 为什
平均速度 运动时间 路 程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V2= t2= S2= V3= t3= t1 t2= S3=S1S2= V1=? t1=4 S1= 平均速度 (m/s) 运动时间 (s) 路 程 (m) 金属片 将金属片移至 S1的 中点 ,测出小车从斜面 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位: s v的国际单位: m/s ( 读作 “ 米每秒 ” ) s的国际单位: m 18km/h= m/s 50cm/s= km/h 3m/s= km/h 72km/h= m/s 算一算: 1m/s= km/h 常用单位: cm/s(厘米 /秒 )、 km/h(千米 /小时 ) 5 20 示范: 计算猎豹的速度: 已知 : s=800m t
小明回家的平均速度。 ( 3)小明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物体 喷气客机 奔跑的 兔子 骑自行车 人步行 蜗牛 速度 ( m/s) 300 15~100 3~5 ~ ~ 一瞬间的速度 瞬时速度 •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讨论与交流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就是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不可能等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小 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C】 A、 50m/s B、 25m/s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 用字母表示为: 速度资料 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 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 ) . A. 蜗牛: /秒 B. 炮弹: 100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