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
点燃蜡烛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 探究活动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 ,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实验研究中的 注意事项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2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大小相同。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 连线 跟镜面 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像的性质:正立、等大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 MN表示平面镜, 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实验讨论 玻璃板是透明的,能确定虚像的位置 ,为什么要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的位置即玻璃板前物体的像的位置。 ③ 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④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因为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探究物与像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像的位置有替 代品来替代虚像,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 ⑤为什么玻璃板要数理放直。 为了使蜡烛在移动的过程中,蜡烛与像重合 ⑥用光屏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⑦重复多做几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得到普遍的实验规律
察到的范围。 A C B A’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5m处 ,他的像距平面镜 ______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 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_______(填 “ 变大 ” 、 “ 不变 ” 、或 “ 变小 ” )。 若这个人以 1m/s向平面镜前进了 2s, 像相对平面镜的速度 _________ 5 不变 1m/s 想一想 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要多长。 猴子捞月,一场空。
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 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 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 点燃的蜡烛上 P点射出的任意两条 光线 PA、 P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E1A、 E2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 P′ 点,人就会感到 P′ 点是一个“发光点”,而 P′ 点就是 P点的虚像。 同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2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大小相等 3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相等 说一说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 MN表示平面镜, 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古代妇女
察到的范围。 A C B A’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5m处 ,他的像距平面镜 ______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 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_______(填 “ 变大 ” 、 “ 不变 ” 、或 “ 变小 ” )。 若这个人以 1m/s向平面镜前进了 2s, 像相对平面镜的速度 _________ 5 不变 1m/s 想一想 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要多长。 猴子捞月,一场空。
课堂练习 1: “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C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 , 他在镜中的像将: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C 5:下图中, M是平面镜
图 441舞蹈演员发现自己的姿势 牙医用的平面镜牙医用的平面镜牙医看清别人牙齿的背面 45˚ 光污染 1: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 )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C 3
只画一条线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 验 步 骤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第 1步 组装调整装置 第 2步 描出反射面 第 3步 描出物、像位置 第 4步 测量距离 进行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 总之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