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
2、过大。 因此期叶片生长发育加快,对微量元素铁的需要较多,灌水使土壤温度过低,铁元素吸收受阻,易出现叶片黄化,表现出缺铁症状。 同时灌水量过多,致使田间湿度加大。 如果确因气温较高,土壤缺墒需灌水时,最好采取隔行浇水的办法,能有效降低园内温度,减少病害的侵染机率。 三、高温缺墒慎施肥果实成熟前期施速效磷钾肥既能提高果实品质,又能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但此期气候一般干燥、温度高,土壤墒情不好。
2、春季定值为冬前定植或早春定植。 建葡萄园传统的定植模式是春季定植。 但冬前定植苗木在冬前可以发生新根,翌年葡萄新梢粗度和枝量,均是春季定植苗木的 以上。 初产之年,其产量为春季定植建园的 以上。 或因土地、劳力、苗木等原因,无条件冬前定植,则应在翌年早春定植。 大地解冻后即可定植。 “冬前”的概念是从葡萄苗木落叶,进人休眠期后至在大地解冻之前。 冬前定植葡萄苗木时,要开好定植沟,最好南北向
2、开,手执袋口下 23,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穗,套上果穗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勿将叶片和枝条装入袋子内),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按“折扇”方式折叠袋口,将捆扎丝扎紧袋口于折叠处,于线口上方从连接点处撕开将捆扎丝返转 90 度沿袋口旋转 1 周扎紧袋口,使幼穗处于袋体中央,在袋内悬空,以防止袋体磨擦果面,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以免拉掉幼穗,用为宜轻,尽量不碰触幼穗
2、这样可促使幼果迅速而整齐地生长发育,减少落果。 此次灌水对于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益至关重要。 浆果肥大增长至葡萄着色,天旱时要每隔 56 天灌 1 次水。 8 月上中旬,果实开始着色并迅速膨大时要结合灌水进行后期追肥,以促使浆果迅速膨大。 如果此时灌水不足,果实生长发育迟缓,到成熟期遇大雨或灌水过多,易发生裂果现象。 果穗成熟前的浆果期结合施肥,灌 1 次浆果熟前水
2、时后,将糖液滤出,滤液中加入 10 千克白砂糖煮沸溶化,再倒入果实浸渍 24 小时。 如此再反复两次,第一次浸渍 4时,第二次浸渍 24至葡萄呈现透明状。 5、烘烤。 将葡萄轻轻捞出,沥净糖液后放入盘中摊平,在 60温度下进行第一次烘烤,时间为 6时。 待葡萄中的含水量降至 24,取出烤盘,适当回潮整形后再进行第二次烘烤。 温度控制在 55约烘烤4时,含水量降至
2、着色期发病加重,直至采收。 一般自 6 月可以侵入发病,78 月为发病盛期,近成熟期发病日渐加重。 据察,谢花后半月(约 6 月1015 日)出现病果,成为全年的第一次发病高峰。 至 8 月 10 日前后,由于果实大量成熟,每逢闷热雷雨,该病进入发病盛期,是全年危害最严重的一次。 多雨年份或在果园排水不良和棚架过低、枝蔓过密、树龄增加等条件下,薄皮品种、晚熟品种和优良品种病情较重。
2、光、枝条充实。 秋施基肥:葡萄采收后,根系进入新的生长高峰期,这时施基肥断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部分新根,而且能增加树体营养储备,有利于次年果树萌芽、开花和新梢前期生长。 秋施基肥可结合土壤深翻改良采取条状、环状或放射状沟施、穴施的方法进行。 每株宜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5斤和适量过磷酸钙,施肥后灌水,使葡萄植株有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为第二年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实时翻耕:基肥施后全程翻耕
2、鳞下过冬。 春季萌发时开始活动,虫体在嫩叶背面为害。 虫体半自由式活动,不形成虫瘿,叶背受害处由于虫体分泌物刺激下陷,并密生白色茸毛。 每年 56 月份为害较重,高温季节发生量减少,晚秋 9 月份为害秋梢较重,落叶前开始进入越冬场所准备过冬。 此螨传播较慢,在一片葡萄园里往往是发生株连年发生,扩展较慢,可以在生长季节标定被害株加强防治。 防治措施 (1)在生长季节标记发生植株
2、果、果小、畸形、无食用价值,导致座果很少,果粒稀疏,出现大粒特大,小粒特小,大小粒泾渭分明,失去原品种固有的特色。 从树体看,由于叶、枝、果出现异常后,树体乱而无序,影响整体光合作用,产量急剧下降。 二、产生缺素症原因:单一施肥,这几年很少,或不施用锌等微量元素,导致土壤中缺锌,树体就无锌或少量锌,达不到葡萄需要的量。 一提施肥就是二铵或过磷酸钙,土壤中存有大量的磷元素,磷多了,影响锌的吸收
2、器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生长结束早。 氮素严重不足时,新梢下部的叶片变黄,甚至提早落叶。 (2)葡萄缺氮防治 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能迅速弥补氮素的不足,常用的肥料种类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及充分腐熟的尿液等,其中以尿素效果最好。 用波尔多液和尿素混合喷布,能减轻尿素对叶片的伤害作用;叶面喷布尿素常用的浓度为 全年均衡施用氮肥。 春季葡萄植株缺氮对花芽继续分化和开花坐果都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