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能夠正常進行,必須預先檢查 (確認 )機器和設備是否有異常的地方、安全是否獲得保障,以及產品 (商品 )是否異常等等。 為了不錯失、遺漏這些部份,同時能夠確實進行,必須使用檢查 (確認 )用的檢核表。 這种檢核表是,預先訂好應該檢查 (確認 )的項目,於檢查(確認 )每一個項目時檢核 (評估 )。 這种檢核表,又稱為查檢表(check list)。 Jack Hsu 2020/7/5 鄭記企管
佈狀況一目了然,便於判斷其總體質量分佈情況。 在製作 直方圖時,牽涉到一些統計學的概念,首先要對資料進行 分組,因此如何合理分組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分组通常是 按组距相等的原则进行的两个关键数字是分组数和组距。 第 32頁 二 .直方圖名詞解釋 (具體步驟 ) (極差 ):在所有數據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 組數過少 ,雖可得到相當簡單的表格 ,但卻失去次數分配 的本質。 組數過過多
解決問題的方法二、箭形圖法之作法解決問題的方法D實施 C查核 A改善 陸、過程決定計劃法 (PDPC)(續 ) 三 、 NQC7手法特色: 1. 整理語言資料的方法 2. 引導邏輯思考的方法 3. 完成具體計劃的方法 4. 避免錯誤疏失的方法 5. 相關人員全體執行管制工作的方法 6. 讓相關人員充分掌握資訊的方法 7. 具實提出經驗的方法 柒、 箭形圖解法 (ARROW DIAGRAM)
于提高 QC小组的活动水平 ● 有利于相互交流和启发 QC小组的评审 三、评审的原则 挑大不挑小 ( 1) 严格按照 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 , 思路清晰 ,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 2)用数据说话,避免主观判断,提 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 ( 3)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把握事物的客 观规律。 QC小组的评审 评审重点: ( 1)成果所展示的全过程是否符合 PDCA 循环活动程序。 (
小的分类单位 ,关系疏远的聚合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 ,直到所有的样品或变量都聚集完毕 ,把不同的类型一一划分出来 ,形成一个亲疏关系谱系图 ,用以更直观显示分类对象的差异和联系 . 2. 5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 ,常用的判别方法有距离判别 、 Bayes判别 、 Fisher判别 、 逐步判别法 . 在生产 ,科研和日常生活中需要根据观测的数据资料 ,根据经验
—— 层与层之间差异尽可能明显 Blue Moon Co., Ltd. 39 常见的分层方法 按操作者或作业方法分层 按机器设备分层 按原料分层(供应商或原料批次) 按时间分层(上下午、日夜班) 按作业环境状况分层(操作条件) Blue Moon Co., Ltd. 40 (四)分层法的应用步骤 收集数据 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 分层 按层归类
的。 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33 二、现状调查 - 如何进行 一般来说,主要项目是一、二个,至多不超过三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义,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的分类。 (在 0- 80%间的因素为 A类因素,也即为主要因素;在 80%- 90%间的因素为 B类因素,也即为次要因素;在90%- 100间的因素为 C类因素,也即为一般因素。 ) 此资料来自企业(),
,更需具有幽默感。 创意的记录要清晰、明确。 使用脑力激荡,有时一小时会产生 400条以上的创意,但创意不一定需要实用性。 把记录下来的创意进行评价,以选取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创意。 2020/7/6 9 创意的评价 从所提出的创意中,选出最好的创意。 有两种方式: 1 脑力激荡的小组自己来选定 2 由评价小组评委来选出 2020/7/6 10 创意的评价 评价的基准 E(
1972年日本科技 联盟整理 出七 个新工具 ; 1977年在日本 开始 在 企业 中推行实施 ; 1979年日本科技 联盟 正式公 布 QC新七 种工具。 第 二 章 QC新 七 种工具 48 企业通用业频道 二、介绍: 关联图 ——理清 复杂 因素 间 的 关系 ; 系 统图 ——系统 地 寻求实现目标 的手段; 亲和图 ——归纳杂乱 的 语言资料 ; 矩阵图 ——考察 存在
:关键问题比例高; 看目标:对目标影响大; 看实际能解决的问题(不可抗拒因素排除)。 取样数量不易太少,至少应有 50个数据 ( 1)指令性课题 不使用现状调查的情况: 指令性课题目标明确,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根据目标要求,通过数据的排列分析来确定能否实现目标,分析手法类似于现状调查。 创新型课题,研制新产品,前人从未做过,无现状可调查。 ( 2)创新型课题 设定目标应注意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