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GB50278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主控项目 1 起重机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 10 m 时,跨度的允许偏差为177。 3 ㎜,起重机轨道跨度大于 10 时 m,跨度的允许偏差为177。 15 ㎜ 符合要求 2 轨道顶 面、底面的纵向坡度不大于 1/1000,全行程高差不大于 10 ㎜。 悬挂式起重机悬挂工字钢底面纵向坡度,不大于 1/1500
动轴联轴器半体的螺孔,穿入连接螺栓并坚固。 8) 一切正常后,将车体落下。 另一端主动 车轮也采用同样步骤进行更换。 为了保证两端传动一致,确保起重机运行正常,两端主动车轮必须同时更换。 为了保证两机械传动间隙一致,减速器从动轴端的齿轮联轴器也同时更换。 采用更换整套起重机部件的(快速修理)方法,对于起重机的修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种方法使修理工作安全可靠,停机时间短,生产效率高
两个主要吊装步骤,确定安装现场的布局。 在新组装起重机轨道中选择完全符合轨道安装质量标准的位置安装起重机,而且同侧轨道水平在 0~ 2mm 之内,两轨道间的水平差 8mm,在安装范围两端,轨道中心间距差≤ 2mm,轨距公差在177。 5mm。 起重机运抵现场时,应按发货清单清点各零部件的规格和数量,检查起重机的各主要部件有否变形和损坏,并及时处理。 吊装顺序 在下横梁卸车时
不大于被测长的 1/ 1000,全长不大于 4 mm。 焊接 后在两端测量的扭转变形不大于 4mm。 5. 4. 5 起重臂根部轴孔轴线对起重臂纵向中心铅垂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 1. 5/ 1000。 5. 5 转台 5. 5. 1 转台焊接后,非加工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 5mm。 5. 5. 2 转台与回转支承结合面的平面度应符合 GB/ T 1184— 1996 中的 11 级,其表面粗糙度
,以便设出轨道梁的基准中心线和轨道,找正基准线。 ② 放线时,保证沿梁横向及纵向顶留螺栓孔,位置偏差均小于或等于 5mm,轨道梁上平面标高在柱子处不大于 10mm,其它处不大于 15mm,梁中心位置对定位轴线偏差不仅大于 5mm。 ③ 检查螺栓是否有歪斜或断丝现象。 轨道的安装 ( 1) 用水准仪控制轨道顶标高、轨道基准线控制 垂直度、每 2m 测一点。 ( 2) 轨道接头做成 45176。
扭曲、线夹松动现象 无损伤;不应过紧,扭曲、松动等 照明及信号灯 检查照明亮度是否合适;接头部分有无松动;紧固件是否松动;灯泡和防护装置有无破损 确保仪表和操作部分有充足的亮度;无松动;无松动;无破损 通讯装置 检查通话设施功能 要求通话正常 电路绝缘电阻 测定配电电路各支路绝缘电阻有无异常 绝缘电阻值应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机械零部件
开关。 三、安全措施: 全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 安全教育。 进入施 工现场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并正确佩带。 项目负责人在施工前要协同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禁违章操作。 专职安全员要跟班、值班,经常检查,杜绝一切事故隐患。 作业人员应服从安全部门的统一管理,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违规作业。 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
麻纤维细线捻成股 , 合三 ( 四 、 九 ) 股捻成绳 , 用交绕。 材料: 剑麻(白棕绳) 混合麻(剑麻 +苎麻) 大麻(线麻绳 ( 三 ) 化学纤维绳 特点:轻便 、 柔软 、 耐腐蚀 、 弹性好 、 不耐热。 用途:吊运不允许擦伤的精密机件和设备及强酸 、 强碱 等物件。 种类及性能: 种类 强度 耐酸 耐碱 耐油 弹性 尼龙绳 最大 √ √ 最大 涤纶绳 次之 √ √ 最小 维尼纶绳
点应选在支腿的内侧,高度为行走梁和支腿总高度( 米)的三分之二以上处,即在 11 米左右。 封绳及地锚的设置 本龙门吊支腿高 米,封点设置在 13 米处,封绳长 18 米,其封绳与地面的夹角为 45 度。 采用直径 毫米 6*37+1 公称抗拉强度 1850MPa 钢丝绳作为封绳。 封绳呈外八字形,内侧用 5吨手动葫芦预紧,外侧采用 3吨手动葫芦预紧。 地锚设在封点在地面的投影点向外 13 米处
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晃动的带电部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 40 ㎜,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大于 12㎜。 起重机所有带电设备的外壳、电线管等均应可靠接地。 小车轨道、操纵室等均应与主梁焊接接地。 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应接地。 接地线可用截面不小于 75 ㎜ 2 的扁钢,10㎜ 2 的铜 线,或 30 ㎜ 2 的圆钢。 操纵室与起重机本体间的接地用 4㎜ 40㎜以上的镀锌扁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