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
观测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多媒体可见演示:每测量出 100 米,就放大分别显示出“ 100 米”“ 200 米”“ 300 米”„„“ 900米”,最后随着音乐声响起,“ 1000 米”变为“ 1 千米”。 ( 3)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 1千米 =1000 米, 1000 米里面有 10个 100 米。 ) ( 4)小结: 1000 米
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迚行测量,利用摩托车的里程数记录下了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先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 1 千米。 考虑到学生对蓉湖大桥、易初爱莲、红绿灯十字路口等地方比较熟悉,所以我向学生出示这几个地方的图片,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 1 千米。 有一个小朋友说: “ 易初爱莲差丌多吧。 ” 我及时引导:
、 中粗砂等。 所有这些 原料均可在市场上采购。 二、供电 项目总装机容量为 1500KW,由 高新电业局直接 接入 厂区变压器 ,其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高,完全能满足项目的用电要求。 三、给排水 本项目用水量,其中生产用水、生活用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拟使用地下水、生活和消防用水均接自 四水厂 给水管网,供水能力完全能满足本项目供水要求。 室内采用废、污分流制。
1 分硬币厚 1 厘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 1 毫米 手指盖宽 1670 米 能力提升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 2 千米○ 2020米 1 千米○ 900米 2 米○ 30分米 26千米○ 2600 米
1000 米好长呀。 通过教学楼的长度累加,加深理解 1 千米: ( 1)、孩子们知道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吗。 (教师: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 50 米) ( 2)、几个这样的教学楼排成一排是 1000 米。 ( 20 个)让孩子们结合实物感受 1000 米确实很长。 抽象概念,揭示千米和米 的关系: ( 1)孩子们,刚才这些长度用米尺 1 米、 1 米的去测量方便吗。 (对,很不方便
50米,走了多少步。 ( 100 步) 讨论: 1000 米是多长。 走 2020 步,相当于 20个第一、第二小题:从简单的回忆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第( 5)小题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直跑道那么长。 走一个来回就是 100 米。 10 个 100 米是 1000 米
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 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 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 1000米要走多少步。 从而建立起 1 千米的长度观念。 用 “抢做小老师 ”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
2米 1分硬币厚 1分硬币厚 1厘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 1毫米 手指盖宽 1670米 能力提升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 2千米○ 2020 米 1千米○ 900 米 2米○ 30分米
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 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 1 千米的长度。 米尺连续量几次是 1000 米。 (板书: 1000 米) 1000 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单位就是 1 千米。 (板书: 1 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 1000 次的长度正好是 1
有了。 压力没有了,自信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成绩自然而然就进步了。 优等生在层次目标的号召与激励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格外高,主动探究,锐意进取。 而中等生在优等生的带动下,积极向优等生进发的劲头十足。 总之,一群活生生的学生 ,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课堂。 二、教学方法体现层次性。 实施“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层次性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