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叶蝇
虎不得 受近期低温多雨的天气影响,水稻秧苗素质较弱,有利于潜叶蝇成虫产卵和幼虫的危害。 对此,农业专家提醒农民,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药剂防治。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苗期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牡丹江市发生为害较重。 根据牡丹江市各县(市)检测结果看,今年牡丹江市水稻水潜叶蝇成虫和见卵晚,但成虫量大。 预计今年水稻潜叶蝇发生危害期要拖后,发生程度偏重。 针对水稻潜叶蝇潜在危害
稻潜叶蝇和负泥虫是我市水稻苗期主要害虫,自五月下旬以来,敦化市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水稻插秧后根系发育差,容易造成叶片平铺水面,有利于产卵及卵的孵化,目前应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在插秧前,没有打药的秧苗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水稻潜叶蝇危害特点水稻潜叶蝇以幼虫潜入稻苗叶片内取食叶肉组织,残留上、下表皮。 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的白色条斑。 每一叶片少则潜虫 23 头,多则 78 头,为害严重时
、名小潜叶蝇,以幼虫潜食叶肉,每一片叶少则有虫 23 头,多则78 头,主要发生于插秧后的稻苗土上,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在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条斑,在其中可见乳白色至黄白色长形五足的小蛆形成幼虫,后期可见小而长的褐色至黄褐色多节的长条形两头尖的蛹。 发生早而多时,造成叶片枯死、腐烂,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减产,以至造成稻苗大批枯死。 称背粪虫,巴巴虫。
态特征成虫体长 2褐色。 头部黄色,间额褐色,单眼三角区黑色,复眼黑褐色,具蓝色荧光。 触角黄色,触角芒不具毛。 胸部黄色,背面具一“凸”字形黑斑块,前方与颈部相连,后方至中胸后盾片中部,黑斑中央具“v”字形浅洼;小盾片黄色,后盾片黑褐色。 翅透明浅黑褐色。 平衡棍浅黄色。 各足腿节黄色。 腹部 5 节,背板侧缘、后缘黄色,中部灰褐色生黑色毛;产卵器圆筒形黑色。 幼虫体长 白色,蛆状,前气门 1
1)为害习性幼虫潜叶危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的灰白色隧道,影响蔬菜生长。 豌豆受害后,影响豆荚饱满及种子品质和产量。 一年发生 3蛹在被害叶内越冬。 次年春天成虫羽化,5危害最重;夏季气温高时很少见到,到秋天又活动,但数量不大。 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交尾产卵,产卵多选择幼嫩绿叶,产于叶背边缘的叶肉里,尤以近叶尖处为多,卵散产,一处产 1 粒,叶片被产卵器刺伤处出现灰白色小斑伤痕。
1、黑潜叶蝇 双翅目,潜叶蝇科 宁夏农业昆虫图志介绍,该虫分布在日本及宁夏,其它省市未见资料报道。 2002 年麦黑蝇在静海县麦田首次发现即造成大发生,顷,发生 9400 公顷,占播种面积的 小麦被害株率在 70%左右;2003 年麦黑潜叶蝇在静海县发生更为严重,全县小麦播种面积为 生面积为 顷,占播种面积 100%,一般麦田被害株率为40%60%,严重的达 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