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
始时,先启动泥浆泵和钻盘,待泥浆进入钻孔一定数量后,再开始钻进。 钻孔时先采用慢速开孔,使初 成孔坚实、圆顺,能起导向作用,并防止孔坍塌。 钻进过程中应及时排渣,并及时添加粘土造浆以保证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 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以保持孔内泥浆稠度和孔内水位以防塌孔。 在钻孔过程中应随时记录进尺情况,并捞取钻渣判断地质情况,如发现有大的变化应及时报告监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坍孔。
2 23 桩尖可达标准贯入击数 N 值 1525 2030 3040 1525 2030 3040 4050 50 岩石 (软质) 桩尖可强风化进入深中度风化度 m 12 23 表层 表层 0. 51 12 桩的常用控制贯入度( cm/10 击) 35 35 35 48 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 KN) 6001400 15003000 2500 4000 4001200 8001600
钢筋骨架后,移到桩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已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避免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发生卡管事故。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及时通知拌和站按需要量拌制,避免造成浪费。 灌注结束拨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拨管速度要慢,以防止顶沉淀的浮浆挤入导管上形成泥心。 施工用的钢护筒可
1/4。 掺量不得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 2 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 3 片石应均匀的分布,安放稳妥。 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 15cm,其与模板的间距不宜 小于 25cm,且不得与钢筋接触; 4 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 25cm 以上的混凝土层。 监理工程师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控制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浇筑时的入模温度,最高入模温度不宜大于 280C。 加强温度现场监测,及时调整温控措施(如循环水冷却
整个 大桥的所有墩位纳入同一个整体网中 , 避免了个别墩位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 实践表明 , 此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测量方法。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 )的 条要求:桥墩中心线在桥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 177。 15mm。 根据桥梁长度的不同,其相对中误差也不一样。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等级按桥长的不同分为五个级别的测量等级。 等级 二等三角 三等三角
235Mpa,弹性模量 E= 105Mpa。 HRB335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fsd≥ 280MPa,标准强度 fsk≥ 335Mpa,弹性模量 E= 105Mpa。 3)、预应力锚具及管道 所使用的预应力锚具必须经过正式鉴定和重大桥梁工程的检验,并符合本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 波纹管采用对应锚具的塑料波纹管道,采用真空压浆技术。 钢筋安装施工 钢 筋混凝土箱梁中普通钢筋既有受力筋又有架立钢筋
查,外壳、胶皮电源线是否破损,有否接地装 置,手持式振捣器有否触电保安器,操作振捣器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由两人操作,一人控制振捣棒,一人配合控制电动机开关,雨天施工振捣器电动机要有防雨装置。 e、 安全用电:执行安全用电制度,加强用电管理,配电箱必须完好,线路绝缘可靠,临时线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下班时要切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施工所用电器线路和用电设施,应某 高速公路延伸段(
s) 每一停驶车辆平均延误 总 延 误停 驶 车 辆 总 数 36075 s 中华 — 和平 ① 引道东: 按式( 14)计算: 总延误 =总停车数 观测时间间隔数 17 05 15 16 12 5 (辆 s) 按式( 15)计算: 每一停驶车辆平均延误 总 延 误停 驶 车 辆 总 数=16125 s ② 引道西: 总延误 =总停车数 观测时间间隔数
资料整理完整。 控制测量 ( 1)控制点的布设 控制点应选择在稳固可靠,通视条件良好,便于施工放线的位置埋设混凝土桩。 并标注明显的编号,保留至工程结束。 该项工程施工 面集中,且线形较为复杂,控制点应围绕该桥布设定。 每个导线点应有 2 个以上的护桩,以便桩位在施工过程中被移动损坏后能及时补设。 ( 2)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使用全站仪,水平角观测采用全测回法测量右角,观测三测回。
( ) :外观质量 .镀层质量 .几何形状与尺寸。 ( ) 3%的 I型或 II 型沥青混凝土试件。 ( ) :钢支撑和锚 喷支护。 ( ) :总位移。 ( ) ,能运用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 )。 ( ) 浇筑。 ( ) ,按照规定频率和下列计分方法对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直接进行检测评分。 ( ) ,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 ( )。 ( )。 ( ) .最广泛的一种概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