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
日 , 工期 4 个月 ,完工日期 2020 年 9月 12 日。 具体工期安排 详见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 2.工期保证措施 ( 1)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高效运转的指挥系统,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组织施工生产。 对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项目靠前指挥,掌握形象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组织阶段性施工生产高潮,紧张有序地按施工组织计划均衡持续地展开施工,确保工期兑现。
在两立柱之间在等距位置增设 2根小横杆,保证跳板 端头 距离小横杆不超过 15cm。 ( 5) 剪刀撑 ① 本脚手架剪刀撑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② 脚手架外侧立面必须设剪刀撑,剪刀撑一般每 5步 5跨设置一道,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 ③ 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 旋转扣件固定
的有关规定。 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动力线应采用绝缘电缆线,且不得直接固定在钢模板上。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 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 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 1板安装高度在 2m 及以上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的有关规定。 当模板安装高度大于 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正式顶升 试顶完毕,在专业人员的统一指挥下千斤顶分组慢慢用力整体顶起梁体, 顶升时各组千斤顶同步上升,各顶之间以位移分级控制,开始以 3毫米为一级,每一级到位后统一停止,加专用垫块 ,检查各顶的情况,确保工作状态良好后再进行下一级顶升,如此反复。 顶升高度达到 高于支座设计高度 1520mm。 为了确保 每片梁均匀同步升高,分级逐步向上顶升过程中做好测量、记录工作,确保梁体、桥面系
一拌合 ,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再用固定泵车泵送入模。 泵管出口尽可能接近台帽钢筋面,避免砼因落差较大而产生离析。 每一批灌注砼取样试件一组( 3块 /组) 22 、因台帽钢筋较密,操作工人要认真操作,仔细振捣。 砼浇筑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在振捣棒上也作好标记,以便振捣时控制振捣厚度,振捣时应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在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 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每跨墩顶连续处、跨中及 1/4 跨处设置断缝,断缝采用1cm 厚纤维板或泡沫板填塞。 在护栏模板安装前,先将护 栏的位置用墨线弹出,然后再将预先做好的10cm 长的φ 8 钢筋点焊在护栏钢筋上,起到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模板定位钢筋)。 护栏的线型控制相当重要,在安装模板时,要保证护栏的线型平顺。 曲线段上的护栏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在外侧模板连接处增加一定厚度的木条或竹胶板,以保证线型。
泥浆粘度过低、胶体率下降、失水率增加等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 拌制泥浆用的土料采用优质粘土,如发生粘土冻结,则打成碎块在制浆池内使其融化。 2) 泥浆池及沉淀池上口罩以篷布覆盖。 3) 泥浆循环管路采用防寒毡包裹,且每台钻机另备一套备用管路,以防止循环管路受冻。 4) 对泥浆加强技术监控,保证泥浆各项性能指标。 5) 加强钻孔设备日常检修保养,保障施工设备正常运转。 6)
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设计 、施工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混凝土桥梁裂缝种类、成因 实际上,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一、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
理、实施、安全巡视。 表 2 主要交通组织所需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锥形路标 个 102 2 水马 个 76 3 彩钢板 米 70 4 安全彩带 米 1100 限速 60 公里标志牌 面 2 限速 40 公里标志牌 面 2 5 限速 20 公里标志牌 面 2 6 解除限速 20 公里标志牌 面 2 7 禁止超车标志牌 面 6 8 解除禁止超车 面 2 9 车辆慢行标志牌
库房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第 4 页,共 8 页 ( 4)氧气瓶在运输时应平放,并加以固定。 ( 5)严禁用起重设备直接捆绑吊运气瓶。 ( 6)氧气瓶应设有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和使用时严禁撞击。 ( 7)氧气瓶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夏季露天工作时,应搭设防晒罩、棚。 ( 8)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5 米。 ( 9)氧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