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
2、7 天,植株恢复生长时施用,以后每隔7 天追肥一次。 第一次施于株间,第二次施于行间或畦沟两边,然后把畦沟内的部分土壤培到畦肩盖住肥料,随后行畦沟灌溉。 第三次在开始抽苔前,在行间开沟条施,施后覆土盖上,同时可另用尿素 溶液(尿素加水 200倍)喷施叶面,隔一周再喷一次。 叶面喷施尿素可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一起混合喷施。 中后期应注意补充硼素肥料,以防花蕾变褐。 可用硼砂溶解成 溶液喷施
2、,采收当天或前 1 天用 细胞分裂素在田间喷洒花球,可延缓采后花蕾和萼片变色与衰老。 也可在采后用保鲜剂(胞分裂素+甲酸钠)进行处理,但要将浮水晾干后才可入库贮藏。 用于贮藏的青花菜要求花球的小花紧密、青绿、洁净、无霉菌生长、无虫眼。 3采收与采后处理青花菜采后经挑选、修整及保鲜处理后应立即进入预冷库预冷。 防止青花菜变色、变老和延长保鲜期最关键的措施是采收后尽快置于低温条件下。
2、结球期将会遇上较高的气温,从而不能结球或形成松散的或毛叶花球。 青花菜春季栽培应选择适应性强、耐寒、较耐热、株型紧凑、花球紧实的中温型中熟或中早熟品种,如圣绿、春秋 4号、春秋 44号、博爱 1号等。 2、播种日期根据上市期安排播种,播种期一般为 11月12 月,追适宜的播种期为 12月上中旬,在大棚等保护地内育苗或栽培。 3、培育壮苗除了掌握常规秋冬栽培的育苗技术外
1、选择生长前期对低温不大敏感的中早熟品种或早熟品种。 如绿岭、青岭等。 据不同栽培形式确定播种期,小拱棚栽培在 12 月下旬至 1 月中旬播种,苗龄 50,采收期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地膜覆盖栽培在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播种,苗龄 45 天,采收在 5 月至 6 月上旬;露地栽培在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播种,苗龄 30,5 月上旬至 6 月中旬采收。 用温床育苗或大棚保温育苗
2、,随后变褐,为控制病害发生,可在采收前 2用扑海因 2000液喷花,也可在入贮前用 100 毫克公斤的次氯酸钙处理,有利减少贮藏中的霉烂。 青花菜采收前 2 天不要浇水,采收前用 10克公斤喷洒花球,也可在采后用保鲜剂(20 毫克公斤 甲酸钠)处理,但要将浮水晾干后才能入库贮藏。 二、预冷花椰菜和青花菜采后经挑选、修整及保鲜处理后应立即放入预冷库预冷。 特别是青花菜,防止变色
2、入预冷库预冷,因为防止肯花菜变色、变老和延长保鲜期最关键的措施是采收后辟快置于低温条件下。 在室温下(2025)12 天花蕾花茎就会失绿转黄,故最好能在 36 小时内降至12,通过温快速预冷的方法可在 5 小时内使菜温降至要求低温。 青花菜的包装可直接用聚苯乙烯泡沫箱,装箱后立即加盖入库,或外包装用打蜡纸箱,内包装用 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单花球包装,必要时在袋上打 2 个小孔
2、叶露心时,即可分苗,分苗前苗床喷透水,分苗可采用营养土和地苗两种方式。 分苗期间管理一般是见干见湿,不干不浇,防止苗徒长。 (二)定植1、选壮苗定植播种后 3035 天即 2 月中下旬,待长到 57 片叶即可定植,定植时选壮苗定植。 2、整地作畦作宽 120 厘米小高畦,有条件可铺地膜。 3、定植方法定植前要浇水洇透苗,苗带土坨定植,减少伤根,然后浇注定植水。 春季温室青花菜定植株行距多为
2、株萎焉坏死,严重时花球或主茎呈黄褐色坏死干腐。 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种子和种株上存活越冬。 种子带菌,子叶上的病菌在幼苗出土时从子叶边缘的水孔或伤口侵入而发病。 成株叶片染病,病菌在寄主薄壁细胞内繁殖,再迅速进入维管束引起发病,由叶片维管束蔓延至茎部维管束引起系统侵染。 种株染病,病菌由果柄维管束侵入,沿维管束进入种子皮层或由种荚维管束进入种脐,使种子内部带菌。
2、露心时,即可分苗,分苗前苗床喷透水,分苗可采用营养土和地苗两种方式。 分苗期间管理一般是见干见湿,不干不浇,防止苗徒长。 (二)定植1、选壮苗定植播种后 3035 天即 2 月中下旬,待长到 57 片叶即可定植,定植时选壮苗定植。 2、整地作畦作宽 120 厘米小高畦,有条件可铺地膜。 3、定植方法定植前要浇水洇透苗,苗带土坨定植,减少伤根,然后浇注定植水。 春季温室青花菜定植株行距多为
2、,品质优良,为鲜菜及速冻加工兼用品种,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及黑腐病,耐热性较强。 栽培要点:季栽培,也适合北方春季保护地栽培。 适宜温度:营养生长期为 2228,花球生长期为 12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 秋季播种期:华北地区为 6 月中旬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为 7 月上旬下旬,华南地区为 7 月中旬下旬,保护地栽培可根据温度调整播种期,春季播种期参照当地春早花椰菜。 育苗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