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氢氧化钠溶液制作松花蛋氢氧化钠溶液(即烧碱液)制作松花蛋,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操作方法,而且适宜机械化、管道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料配方 氢氧化钠 % 食盐 4% 茶叶末 2% 氧化铅 水 50 公斤制作方法 先将食盐、茶叶末、氧化铅按比例混合加水溶解均匀后,再加入定量烧碱,充分搅匀,即成清汤浸泡液,然后将鸭蛋浸入浸泡液内。 浸泡时间根据氢氧化钠浓度而定。 使用
2NaOH+CO2 Na2CO3+H2O (潮解) (变质) (风化) Na2CO310H2O Na2CO3 +10H2O 提示 :下一步点击此 按钮 返回 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 主要实验步骤 煮沸水 配置饱和溶液 取上层清液稀释 (溶解) (计算、称量) 返回 提示 :下一步点击此 按钮 因为它的溶液显碱性,很早的时候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就把它当作碱来应用。 想一想,检验
灰 —— 色 —— 体, —— 溶于水,放出 —— 、易 —— 可以用作 —— —— 色粉末, —— 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 —— 使石蕊试液变 —— 色,使酚酞试液变 —— 色 蓝 红 使石蕊试液变 —— 色 使酚酞试液变 —— 色 蓝 红 CO2+NaOH—— SO2+NaOH—— CO2+Ca( OH) 2 —— NaOH+HCl—— Ca( OH) 2 +HCl——
淀消失: Ag2O+ 2HNO3= 2AgNO3+ H2O back [思考] 如何在一份试样中通过连续实验进行成分检验。 back 样品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继续向溶液中加入: 样品中含有 结论 结论 结论 样品中含有 样品中含有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变红 Ba(NO3)2溶液 过量 Na2CO3 无色酚酞 过量稀硝酸和 AgNO3 NaOH NaCl
灰 —— 色 —— 体, —— 溶于水,放出 —— 、易 —— 可以用作 —— —— 色粉末, —— 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 —— 使石蕊试液变 —— 色,使酚酞试液变 —— 色 蓝 红 使石蕊试液变 —— 色 使酚酞试液变 —— 色 蓝 红 CO2+NaOH—— SO2+NaOH—— CO2+Ca( OH) 2 —— NaOH+HCl—— Ca( OH) 2 +HCl——
A、 1: 3 B、 2: 1 C、 2: 3 D、 3: 2 请用两种以上方法求解。 A 题型 2 已知碱(或二氧化碳的量)和产物的总质量,求二氧化碳或碱和各种产物的质量 向 1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标况下 )完全反应后,低温蒸干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请通过计算确定白色固体由哪些物质组成。 其质量各为多少。 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先计算出两种特殊情况:
应立即脱下衣服用清水冲洗。 液碱溅入眼 内时,应开上下眼睑,立即用清水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应大量口服清水。 呼吸道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服、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将伤员人数、伤情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生产调度、安全等部门,并立即送往送医院治疗。 、测厚、酸碱设备上所属安全附件必须定期校验,保证完好。 液碱装置区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
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防止发生次生 危 害的预防措施: 应 特别注意对水体的影响。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理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佩戴佩戴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应当注意倒空容器内本品残留物。 稀释或配制溶液时应把碱倒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应用贮槽储存,防止碰撞及与酸性物品接触。 贮槽应设有围堤
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 :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五、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 制出入。
Fe , Mg 余量。 试样首先被线切割并用硅胶密封留出面积 50 mm60 mm,然后经砂纸打磨、蒸馏水清洗、热风吹干后,置入干燥器中待用。 实验所用基本电解液为 12 g/L 植酸 ( 修改意见:是植酸钠,不是植酸 ) ,向其中分别加入 010 g/L 氢氧化 钠,不同电解液组成和浓度见表 1。 表 1 不同电解液组成 Table 1 Constituents of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