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
故光的强度对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无关 C. 发生光电效应时 , 入射光越强 , 光子的能量就越大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 发生光电效应时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BD 1.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若改用紫光照射
于 2的轨道跃迁到 n等于 2的轨道时 ,所得到的谱线都属于巴耳末线系 D. 巴耳末线系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 4条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由巴耳末公式 知当电子从 n大于 2 的轨道跃迁到 n 等于 2 的轨道时,所得到的谱线都属于巴耳末线系,所得到的线系可以有无数条.但在可见光区域只有 4 条光谱线.故正确的是 B 、 C 、
库仑引力和万有引力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 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与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也一定有某些相似之处 , 那么若将卫星 — 地球模型缩小是否就可以变为电子 — 原子核模型呢。 提示: 不可以 . 在玻尔理论中 , 电子的轨道半径只可能是某些分立的值 , 而卫星的轨道半径可按需要任意取值 .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1. 原子的能级结构猜想 . (1)原子的能量 .
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 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光 谱 发射光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连续光谱 { 产生条件: 炽热的固体、液体 和 高压气体 发 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 连续
谱均不同 每一种光谱 印记 巴尔末的研究氢原子光谱 (里德伯常数: R= 107m1) (可见光区) 巴尔末公式 N 6 的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大部分在紫外区) 巴尔末系 人们把一系列
伯常数: R= 107m1) (可见光区) hcER 12020/12/19 巴尔末公式 N 6 的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大部分在紫外区) 巴尔末系 人们把一系列符合巴耳末公式的光谱线统称为巴耳末系 适用区域: 可见光区、紫外线区 2020/12/19 氢原子光谱的其他线系 赖曼线系 221111nR
到原子核上去。 他还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面只能在一定的轨道上运动。 他提出了核外电子排列的规律。 这就是有名的玻尔模型。 电子云这个名词是用来描述 原子或分子中电子在原子核外围各区域出现的概率的。 为了直观,把电子的这种概率分布状况用图像表示时,以 不同的浓淡代表概率的大小 ,其结果如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了云雾,所以叫电子云。 也就是说,原子中的
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 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这表明, 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与 明线相对应 ,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各种光谱 •连续光谱 H的发射光谱 钠的发射光谱 钠的吸收光谱 太阳的吸收光谱 光 谱 发射光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