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鲁教版
一) 听读课文, 思考《日》这一散文诗虽以 “日 ”为题,但为什么写到 “日 ”的内容基本没有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作为引导。 (1)《日》描写的对象有哪些。 明确:飞蛾、夸父 (2)这些对象的行为、结局有何相同之处。 明确:死亡 (3)作者对这些对象持一种什么态度,为什么。 (人们常说 “飞蛾扑火 ——自寻死路 ”,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
在。 ) 参考:课文回忆了小时候“我”曾粗暴地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三 局部探究:(目标 2) 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组织其他学生点评、勇于发表自己的理解: 1.“我”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指哪件事。 明确:“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亲手做的风筝。 (引导学生带着当时的情绪读一读这部分内容,注意动词并板书:嫌恶 虐杀 掷 踏扁
个人走下太空船。 我走了大约一公里,来到月球上有名的宁静海。 当我兴奋地飞奔到“海”边时,却发现原来这 里一滴水也没有,到处都是凸凸凹凹的空洞,好像与传说中的不太一样。 突然,宁静海附近的岩石都飞舞起来,我看看四周,发现有一个树形的岩石,“树”后一对男女正东张西望。 他们转过头来,用严肃的目光瞪着我,女的说:“小妹妹,你是来帮我们抓兔子的吗。 ”糊里糊涂的我摇摇头。 我开始认为这不是真的
第二部分 :第 2,3,4段 ,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 :第 5段 ,写表演结束 ,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研读第一部分: ⑴朗读第 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 ,道具 ,气氛。 ⑵思考 :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 八尺 屏障中 ,道具为 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 ,这些数字 的运用有何作用。 ②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一句说明了什么。 【由这两道题可先归纳出侧面烘托的写法 .】
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参照物是静止的。 所研究物体如果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反之,物体是静止的。 “火车终于开动了”是以 ________ 为参照物, “火车原来没动啊。 ”是以 _____ 为参照物。 对面火车 地面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一般不同。 练习: ,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合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 间隔小于 s,回声和原声 在一起 ,使声音的响度。 【知识梳理】 一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 的物体。 一切正在 的物体都在 , 停止 ,不发声。 ① 哺乳动物 (人、马 ):。 ② 鸟 :。 ③ 蟋蟀 :。 ④ 鼓 :。 ⑤ 树木 :。 ⑥ 口琴 :。 ⑦ 青蛙 :。 二 .声音的传播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 传播。 :能够 的物质 ( 体、 体、 体
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 【播放视频 3】速度的引出。 【公式】 ,用符号表示为。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 m),时间的单位是秒( 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 /秒,即 m/s或 m s1。 常用单位是 km/h或 km h1。 学生讨论。 师生讨论得出。 神的体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先用正确的概念统治大脑。 再分辨概念的其他歧义。 单位换算:
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上首先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播放列车开动的视频。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到一列火车在动,实际上不是这列火车在动,是另一列火车开动了。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学生讨论交流, 回答。 设疑: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此题不用学生回答。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做课本 23 页的观察与实验:观察笔的运动。 并回答实验中所提的问题。 总结
——— h 3600 1 1000 1 1m/s =如果甲物体的速度是 1m/s,乙物体的速度是 1km/h,谁的速度大。 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单位换算: 15 36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v/(ms1) 小 资料小 资料蜗牛的爬行 人步行 自行车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 普通列车 雨燕 约 约 约 5m/s 约 28m/s 最快达48m/s 约 40m/s 小
闻、问、切 ” 诊病,“ 闻 ” —— 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在医学上的应用 “ B超” 彩色 B型超声波 诊断仪 简称 B超 超声波测厚仪 超声波探伤仪 生活中的应用 超声波测速仪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利用这种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 声在防震减灾上的应用 二、声与能量 声波能传递能量 声波可以使烛焰“跳舞” 演示实验: 超声波加湿器 . 小型超声波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