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1、第 2 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 我国 珠江三角洲 地区 为例 考纲点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与进程 教材回顾 1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 对外开放 (2) 国家的 政策 ,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投资。 2 有利的地理条件 (1) 良好的区位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 港澳
1、第 1 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纲点击: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点 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 教材回顾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商品粮基地 1 地理条件 (1) 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 (2) 地位:我国重要的 、林业生产基地和 生产基地。 畜牧业 平原 多种经营 (3) 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高原、 、山地
1、 有个成语叫“ 逐鹿中原 ” ,请问大家知道中原在哪里吗。 导 入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特点 形成原因 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结论:汉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 鲁冀豫 (崤函分界) 黄河流域 关中河西、巴蜀 长江 以南 山东、山西 以北 (塞内、塞外) 农业区 ,经济实力较强 (山东最发达 ),是全国经济重心。 原始森林
1、第 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导 言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的形成。 那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形成一个怎么样的格局呢。 它又有哪些发展变化呢。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和思考的。 1、时间 : 传统农业区,全国经济重心 农业区,当时不易开发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4、特点: 多样性 、经济实力发展 不平衡 一
1、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考点 3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 1 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 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讲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 四大地区 ( 1)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 、发展水平和 _。 ( 2)
1、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物华天宝风光异,人杰地灵百业兴 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1 区域的含义。 2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 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区域市场划分分法华北地区市场(北京、天津、 河北 、 山西 )华中地区市场( 河南 、湖南、湖北)华东地区市场(上海、 山东 、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华南地区市场(广东、福建、海南) 西南地区市场(四川、广西、重庆、云南、西藏、贵州) 西北地区市场(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东北地区市场(辽宁、黑龙江、吉林)
” 为前提的 “ 蒙巴顿方案 ” ,对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悬而未决,为日后的印巴争端埋下了伏笔。 按照 “ 方案 ” 的原则,该地区应以宗教作为决定加入印还是加入巴的基础。 该地区人口中穆斯林占多数 (约 77% ),但政权却掌握在信仰印度教的土邦王手中。 是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发生冲突,土邦王宣布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导致两国在该地区人打出手,酿成第一次印巴战争。
因素影响的空 间单 位 质绝对 一致 农 作物是: 、玉米、甜菜、大豆 、高粱、大豆、甜菜 、高粱、大豆、甘蔗 、黄麻、甜菜、大豆 3.下列关于 长 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③ 天然草地资源 本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北部和松嫩平原西部。 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是目前亚欧大陆保存较好的三大优良草场之一。 返回 3.水资源分布不均 东北区水资源的特点是东丰西欠,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 %。 返回 4.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东北区矿种比较齐全,已发现有120个矿种,已探明总量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