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
查、观摩和评比等,积极参加全师经济工作,效果比较理想。 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经常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团尝连队或车间进行调研,了解职工队伍基本情况,帮助那些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职工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全年共撰写调研报告 11 篇。 在三秋期间积极响应师党委号召,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三十五团参加支农拾花劳动。 一年来,还较好地完成了师直党工委和机关事务管理局交办的板报、橱窗
理时应确保结构和处理人员的安全。 砼缺陷预防措施及 处理 方 法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预防为主” 的方针,加强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力争减少和避免各类缺陷发生。 对于出现的砼缺陷要及时进行修补处理,保证通过修补后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恢复结构的正常工作性能,不影响工程后期运行安全。 具体砼缺陷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见表 4。 表 4 厂区枢纽工程砼 缺陷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汇总表 项目 表现现象
3 理措施见 “处理方式”。 ( 2) 凹面 深度在砼表面以下 3cm以上的缺陷(确认必须经过剔凿,并确保已剔凿至密实砼为止),定性为大 凹面 ,处理措施见“处理措施”。 处理方式: ( 1)小 凹面 的处理 第一步:剔凿。 剔凿范围及深度由 项目质检员和总工 确认。 剔凿完成后, 再 由 项目质检员和总工检查 ,必须确保剔凿到密实砼才能通过(然后还需报请监理检查)。 剔凿时, 如果出现板负筋,
修补完成后,用麻袋进行保湿养护。 孔 洞 孔洞 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 1/3 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 成因分析: ( 1) 内外摸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钢筋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 2) 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 ,造成混凝土浇筑不畅形成孔洞; 5 ( 3)
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 不出现深度的凹陷。 ③处理完一处面积后,用手背 (不能用手指 )对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拂扫,抚平应按从上而下的方向进行,第 4 页 共 8 页 其目的一是清除粘在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泥灰,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使颜色和线条一致。 ④ 另外,对于局部凸出混凝土面的湿润水泥灰应该用镘刀铲平。 ( 1)对于小蜂窝:用镘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蜂窝面,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
积大而深进的孔洞,清理后,在内部埋压 浆管、排气管,填清洁的 10~20碎石 ,表面抹砂浆或浇筑薄层混凝土,然后用水泥压力灌浆。 烂根: 将烂根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捣实。 酥松脱落: 较浅的酥松脱落,可将酥松部分凿去,冲洗干净湿润后,用 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深的酥松脱落,可将酥松和突出颗粒凿去,刷洗干净后支模
述高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3. 3. 4 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 3. 3. 4. 1 支模前应在边模下口抹 8 毫米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 1 厘米,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捣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 50100 毫米与浇筑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 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3.
的处理,应经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修补或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② 一般空洞处理方法为:将空洞周围的松散砼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原构件砼标号高一个等级的半干硬性细石砼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 突出结构的砼,待 3 砼强度超过 50%后再凿去,表面用 1: 2 水泥砂浆抹平。 ③ 对面积较大而深进的孔洞,按 ② 项清理后,在内部埋压浆管,排气管
间运输严重时可能会结块。 灌注时在漏斗顶部盖上一个 5cm 5cm的方格 筛子,能预防结块的混凝土和砂石料中的粒径大的集料进入导管。 ( 2)在灌注前要细心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例如起吊机、混凝土拌和机、备用发电机等要有备用的,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当出现机械故障、停电等故障时一定要有应急方案,否则,这些条件不具备就不可开始施工。 (
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 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 散孔洞。 (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 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 级标号的细石 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