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害
1、年来,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全球气温逐渐上升,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 在我国长江流域,每年都会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这种高温天气的持续发生给杂交水稻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2006 年江淮地区和江苏南京地区再次受到了高温热害,受灾面积达百万亩。 为避免水稻生产受到高温热害影响,现简要介绍高温热害的成因及其防御措施。 高温热害的成因及发生特点水稻在含苞
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 10 天),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 30以上就会产生不利影响。 孕穗期如遇 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造成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绝收。 由于杂交水稻是长江流域的主导种植作物,种植规模大,品种多
用耐高温的品种,适时播种移栽不同品种对高温热害的受灾程度有一定差异。 农民在生产中首先应选择高产耐高温品种,以减轻高温对品种灌浆结实的影响。 如耐高温品种红良优 166、红良优 5 号等,2003 年2006 年在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耐高温、抗旱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其次,应根据往年高温情况,适时播种移栽,使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 8
1、年来,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全球气温逐渐上升,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 在我国长江流域,每年都会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这种高温天气的持续发生给杂交水稻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2006 年江淮地区和江苏南京地区再次受到了高温热害,受灾面积达百万亩。 为避免水稻生产受到高温热害影响,现简要介绍高温热害的成因及其防御措施。 高温热害的成因及发生特点水稻在含苞
状我国长江流域,双季早稻的开花灌浆期正值盛夏高温季节,经常出现水稻高温热害,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及稻米品质变劣、影响早稻生产。 病因高温对水稻植株的损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关系密切。 许多研究表明:水稻在开花期,高温防碍花粉成熟、花药的开裂、花粉在柱头睥发芽及花粉管的伸长,由此廷民的不受精对水稻的为害最严重,这一时期是水稻对高温的敏感期,尤其是开花当天遇有高温胁迫,易诱发小花不育,造成受精障碍
2、0米土层全年土壤含水率比未铺草的提高 1%以上,伏旱期间提高 4%。 茶园行间铺草应在灾情发生前进行,否则会影响效果。 一般在 6 月底 7 月初铺草效果较好。 铺草量以 1500 公斤/亩为宜,厚度约 10 厘米。 二、茶园灌溉。 对地下水位低、土壤干燥的茶园,可适时灌水。 据资料报道,茶园旱季灌溉,可使土壤地表温度降低 6从而缓解伏暑期茶树上烤下烘的局面。 伏暑期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