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
达到最大值。 简单的说, “ 熵 ” 就是微观粒子的无序程度、能量差别的消除程度。 在克劳修斯看来,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运动总是从有序到无序发展的。 比如,把一块冰糖放入水中,结果整杯水都甜了。 这就是说,糖分子的运动扩展到了整杯水中,它们的运动变得更加无序了。 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能量差也总是倾向于消除的。 比如,有水位差的两个水库,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那么,重力就会使一个水库的水面降低
量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 热力学第一定律 . Δ U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Q 物体吸收的热量 返回 二、定律中各量的正、负号及含义 物理量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W + 外界对物体做功 - 物体对外界做功 Q + 物体吸收热量 - 物体放出热量 ΔU + 内能增加 - 内能减少 返回 三、应用 例题: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 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 105J。 问
加,对外界做正功, B 错.温度不变即内能保持不变, D 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 W + Q ,得气体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A 对.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 错. 第 55讲 │ 要点探究 [ 点评 ] 本题的情境源于生活 , 很好地体现了 “ 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物理走向生活 ” 这一学习物理的宗旨和新课程理念 ,
《工程热力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1热机从热源取热 1000 KJ,对外作功 1000 KJ,其结果是 【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85分) 二、 判断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 ,共 10 分 ,答 A 表示说法正确 .答 B 表示说法不正确 ,本题只需 指出正确与错误 ,不需要修改 ) 1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 )
方向自发地进行,但是向相反的方向却不能自发地进行。 • 要实现相反方向的过程,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因而产生其它影响或引起其它变化。 一个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后要停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 物体的动能转化成为内能, 使物体和地面的温度升高。 降温 我们能不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靠降低温度,可以把内能自发地转化为动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
+Q总 =0 Q总 = W总 ∴ Q1— Q2=W2— W1 A 如图所示 ,密闭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 ,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 ,下部为真空 ,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 ,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理想气体容器的底部 .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 ,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 ),现绳突然断开 ,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
一种均匀的混合气体 思考 :如图所示 ,容器 A中装有气体 ,容器 B是真空 ,打开阀门K,容器 A中的气体会自发地向 B中膨胀 ,最后两个容器都充满气体 .会 不会 气体 自发地 从容器 B流向容器 A,最后使容器B恢复成真空呢 ? 大量自然现象说明 :有些物理过程具有方向性 . (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 • 1.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两种表述: • (1)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
氧化碳的比容: 15 KhAmhV 所以,只要在实验中测得 t=20℃ , p=100ata时的 h0值,计算出 k值后,其它任意状态下的比容 V值均可求得。 2.列数据表及绘制 PV图。 实验数据计算整理后,绘制出实际 CO2气体 PV的关系图。 八、实验报告的要求 1. 简述实验目的、任务及实验原理。 2. 记录实验过程的原始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 表)。 3. 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结果
态均为 、 27℃,出口压力均为 ,但压缩过程的指数不同,分别为: n1=, n2=, n3=1。 试求各压气机的容积效率(假设膨胀过程的指数和压缩过程的指数相同)。 解: ]1)12[(1 1 nv ppc n=: ]1) [(* 1v n=: v = n=1: v =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⑴ 12, 18 7 3 3 1 3 6 4 .1 4 %873tc
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案提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 W+ ΔU,内能为温度单值函数,定温膨胀,内能变化 ΔU= 0,则 Q= W。 相关知识 : (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表述为:当热能与其提供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它适用于一切工质和一切热力过程。 对于任何系统,各项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一般表示 为: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储存能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