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 ,使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 ,成人和老年人个体数相对增长。 ? 知识总结 (1)我国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 )提高人口素质 (优生优育 )。 (2)我国的人口现状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3)我国的人口前景 :人口基数大
20 30 40 出生率 死亡率 ( ‰ )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低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① 欧美为代表的 发达国家 :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已步入 现代型 ② 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
医疗条件改善 国际大环境稳定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人口增长阶段 人口增长特征 原 因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生产力水平低 产业革命促进 生产力水平提高 生活、社会、家庭、 保障、政策等 科技进步,人的预 期寿命延长等 高、低、高 热带地区一些 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坦桑尼亚、 肯尼亚等 我国等发展中国家
100 积累率( %) 积累额和消费额( 1011元) 0 4 8 12 16 20 我国国民收入消费额和积累额的增长 积累率 0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 4 6 3 6世界人均量0. 25( 公顷 / 人 )1. 3( 公顷 / 人 )0. 76( 公顷 / 人 )1 1 0 0 0(M3/ 人年 )我国人均量0. 08( 公顷 / 人 )0. 11( 公顷 / 人 )0.
,并及时交指导员检查验收,总结经验教训,三天后视业务技能,小区特点逐步加快进度,保证了登记质量。 三是明确调查重点。 把重点应放在社区、流动人口、出生和死亡人口上。 相比之下,社区、流动人口、出生和死亡人口的调查要困难和复杂一些,对此我们进行了反复核查。 严把数据质量关。 数据处理工作是每项调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我市对数据质量的控制是 全方面、全过程的,作为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无论是家庭户还是集体户,一律按现住所的实际情况填写其用于 “生活用房 ”或 “兼作生产经营用房 ”的住房间数。 2020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方案 - 3- 2.合住同一所住房的,在填写住房间数时,填写其独立使用的房间数。 3.兼作生产经营用房的房间也应计算在住房间数内,只作为生产经营用房的房间不计算在住房间数内。 4.一户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住房的,如果没有出租或借给其他人居住
人口普查长表专项编码与质量验收工作。 2020 年 1— 2 月 组织各地完成 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专项编码工作, 并对 所有长表进行质量验收, 验收合格后 进行长表的光电录入工作。 2. 认真 完成 人口普查表光电录入与数据处理工作。 协助数管 中心做好人口普查表光电录入与数据处理工作 ,组织各地在 数据处理工作 中 认真 抓数据质量、抓进度落实、抓人员和设备保障、抓错误原因分析。
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 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 以及
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思维发散 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区 中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课堂讨论: 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和 人口合理容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环境人口容量 的定义: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
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思维发散 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区 中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课堂讨论: 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和 人口合理容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环境人口容量 的定义: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