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
渡江战役发生在 1949 年 4 月 23日 ★ 基本情况: 1949 年 4 月 21 日, 毛泽东和朱德 发布了向全国进攻的命 令; 1949 年 4 月23 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 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 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 记 P102 解放军渡江战役 示意图 ★ 渡江战役的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 ( 1)解放区为什么要实行 改革。 ( 2)怎样进土地改革的。 ( 3)土地改革有何意义和作用。 二、辽 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本目内容让学生看书回答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 1)到 1948年 8月止,人民解放战争已进行了哪两个阶段的作战。 ( 2) 1948年 9月,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这一决定是否正确。 为什么。
论上作了准备 一、将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和平和谈 1949年 4月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1949年 4月 23日 二、胜利的原因 从国民党方面来看: ,失去民心 ,士气低落 ,统治腐败
主力在陕北和山东) ②中原地区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 ③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可以威胁南京和武汉 请思考 西安 延安 孟良崮 豫皖苏 南京 武汉 豫陕鄂 两翼牵制 三军配合 太岳兵团 刘邓大军 华东解放军 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 沈阳 黑山 锦州 长春 北平 张家口 新保安 碾庄 陈官庄 天津 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淮海战役 各个击破 三大战役示意图 双堆集 徐州
始,到一片船只结束。 ”请问 “ 大片船只 ” 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D 6.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 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北平和平解放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国民党政权垮台 D 小名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A.中共一大 ——
腐败 ;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领导、思想、道路、军队、 统一战线 、 人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思考: 内战爆发初期国民党有优越的地位、庞大的军队和精良的装备以及美国的大力援助,但最终反被处于劣势的共产党夺取了政权,从中你能得到什么 启示。 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国民党: 共产党: 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领导、思想
面积 190。 强(大城市) 188。 弱(小城镇 ) 人口 3亿多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知识点 3 时间: 经过: 结果: 意义: 1947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 率领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 ,向 国民党统治区 发动大规模进攻 .直插 大别山 地区。 刘邓大军开辟 大别山根据地 . 揭开了 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