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20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溶解度/ g 温度 /℃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横坐标 60,纵坐标 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练习: A. . 解度大小 在 680C时 , NaNO3与 KNO3的溶解度相等 温度大于 680C时 ,
区别。 (溶解度曲线可以准确地表示出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值;溶解度曲线也可以查出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但数值不准确,溶解度曲线能够直观地表示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92和 93,分析,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举例说明。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氯化铵;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度的理解 提问: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这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 各组交流讨论结果 进一步加深对溶解度的理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通 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定性的概念表示。 提问:溶解度与溶解性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认真听讲 阅读课本 36 页 阅读课本 37 页‚资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溶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学生听讲
学生质疑猜想。 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 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 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 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 陌生物质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 蒸发溶剂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增加溶质 降温 降温 增加溶剂 升温 36 溶解度/ g 200 100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20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溶解度/ g 温度 /℃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横坐标 60,纵坐标110 的点表示什么意义。 练习: 2、 4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______, 70℃
) 温度 / ℃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 /g 13 . 3 31 . 6 63 . 9 110 169 246溶解度/g 温度 / ℃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120 A B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
0 100 溶解度/g KNO3 110 169 246 NaCl 36 ① 列表法 【 数据分析 】 固体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② 溶解度曲线 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红色为硝酸钾 蓝色为氯化钠 ( 1)请分别查出 25 ℃ 和 85 ℃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由此,请归纳溶解度曲线能提供什么信息。 ( 2)请比较 80 ℃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的大小。 由此
度曲线能提供什么信息。 ( 2)请比较 80 ℃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的大小。 由此,请归纳溶解度曲线能提供什么信息。 ( 3)在哪一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由此,请归纳溶解度曲线能提供什么信息。 ( 4)从溶解度曲线,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熟石灰溶解度曲线 点,线,交点的含义 •点 :坐标系中的每一点均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为饱和状态,溶剂为 100克 •线
________ 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 A物质在 t3 ℃时溶解度为 __________。 ( 2) P 点表示 ____________。 ( 3) 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 ( 4)要从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 A 物质,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或 B 物质 的饱和溶液中得到 B物质, 只能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