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错。 由于 pH 为 1 的硫酸酸性强,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大,即 pH为 1 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更小, D 错。 答案 C 考点三 溶液 pH 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 典例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等体积混合 pH = a 的醋酸溶液与 pH = b 的烧碱溶液 ( 已知 a + b = 14) ,此时溶液的 pH = 7 B .加水稀释 1 m L p H =
(水的密度约为 1 g/cm3)。 问: (1)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将 500 mL 98%的浓硫酸稀释成 15%的稀硫酸 , 约需加水 mL(计算结果保留 1位小数 )。 (3)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为。 典型例题解析 【 答案 】 (1)500 mL浓硫酸的质量 =500 mL g/cm3=920 g, 其中含
相对的,又是统一 的。 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 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 液、稀溶液。 ( 2) %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 区域(选填 “ Ⅰ ”、“ Ⅱ ”、“ Ⅲ ”或“ Ⅳ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 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
注意事项 ① 一定温度下(决定溶解度大小的关键因素) ② 100克溶剂 ③ 饱和状态 ④ 单位是克(四要素缺一不可) 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 (室温 20OC) 易溶 S10克 可溶 S1克 微溶 S1克 难溶(不溶) S 四、溶解度的计算: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成正比,可以 计算某物质的溶解度。 五、气体的溶解度规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 定义:
m1) /(ab) ,在 100g水中加入 m gCuSO4或加入 n g ,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 m和 n的关系符合( ) =(2500+9n) =1600n/(2500+16n) (2500+25n) A、 B、 C、 D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 、 Na2O、 Na2O NaOH,然后各加入 100 mL水 ,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 A、 B、 C、 D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2. 几种表示溶液物质组成的方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 : *比较表示溶液组成的几种方式: 质量分数: ω=m溶质 /m溶液 100% 物质的量浓度: c( B) =n( B) /V溶液 溶解度: S/100=m溶质 /m溶剂 则饱和溶液中: ω=S/(100+S) — 均为溶质 /溶液,可以利用定义式互换。 * 有关溶解度计算应抓住的要点 (1) 某溶液中有溶质析出
度与溶解度的关系的表示式,正确的是 [ ] 12. 8 克三氧化硫全部溶于 992 克 水中,所得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 [ ] % % % % 13. 图中所示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的溶解度小于 A的溶解度 t℃ 时, A的百分比浓度大于 B 的百分比浓度 A中含有少量 B 时,可用结 晶法提纯 A ℃ 时, A是微溶物质, B 是易溶物质 14. 将
10℃时将 A的溶液蒸发 5克水后析出 1克晶体,又蒸发 15克水后析出晶体 ,则 10℃时 A的溶解度为 A. 12克 B. 22克 C. 33克 D.无法计算 二、下列各题有 1~2个答案: 1 50℃时 A的溶解度为 110克,则 50℃时 A的饱和溶液中质量关系为 A.溶质∶溶剂 =11∶ 10 B.溶液∶溶剂 =11∶ 10 C.溶剂∶溶质 =11∶ 10 D.溶质∶溶液 =11∶
t1 t2 t3 温度 /186。 C 溶 A 解 度 B g C 温度 / 186。 C ( )8、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的是 A、 Cu(OH)2 和稀硫酸 B、 Na2 CO3 溶液和稀盐酸 C、 MgCl2 溶液和 NaOH 溶液 D、 NaOH 溶液和稀硝酸 二、填空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碘酒中的溶剂 ;石灰水中的溶质 ;电解稀硫酸时的反应物。 用“ 、 、 =”符号填空: ①
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9 mol/L,则此溶液有可能是( ) A、 HCl B、 NaCl C、 NaHSO4 D、 NH4Cl D AC 例: 例 1:常温下,浓度为 1 105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H+)是多少。 例 2:常温下,浓度为 1 105mol/l的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是多少。 例 3:常温的某无色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