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
户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 500km 以内才 能获得较好的精度。 3 广域差分 广域差分 GPS 的基本思想是对 GPS 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并单独对每一种误差源分别加以“模型化”,然后将计算出的每一误差源的数值,通过数据链传输给用户,以对用户 GPS 定位的误差加以改正,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改善用户 GPS 定位精度的目的。 11 167。 RTK 的定位原理 RTK 是根据 GPS
的 “ 鞍形墙 ” 形象暗合,显示出建筑的福州本土特 征。 福州火车南站总体布局为 “ 两轴 ” 、 “ 四区 ”。 两轴:规划以福州南站交通 枢纽为中心,通过两条轴线来控制周边规划和城市空间。 其中,南北方向为铁路轴线,沿铁路向南北延伸,南经清凉山往厦门,北经城门山往福州市区;东西方向为城市景观生态轴线,轴线将延伸至东部新城核心区,形成火车南站与东部新城核心区的有机衔接。 四区:分别为站房、
K 测量工程沿线和各工点的局部地形,一个基准站可同时为多个流动站工作,因此,可分三个小组同时展开地形测绘工作,而且大多数地形测绘仅通过这项技术就能完成。 本工程测点位于城乡结合部中,并有大量高压变电线路,因此测量时 GPS信号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测量中我们采用 RTK 技术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桩位放样。 这样可以利用 RTK 技术对所需图和点进行测设,再通过全站仪测量碎部。
了由于粗差造成的返工,从而提高了 gps作业效率。 ,每个放样点只需要停留 1~ 2s,流动站小组作业( 1~3 人)可完成中线测量 5~ 10km. 若用其进行地形测量,每小组每天完成( ~ 1. 5) km3 的地形测绘,其精度和效率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 ,如辅助相应的软件, rtk可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充分发挥 rtk与全站仪各自的优势。 二、 rtk 技术在公路横断面测量中应用中的问题
Smart静态处理软件,新建项目,名称为“毕业设计测量” 图 33 打开 smart 静态数据处理软件 B、在设置项目属性中填写项目细节和控制网等级(其中控制网等级为 E) 图 34 填写属性及等级 C、 将 观测数据 导入 Smart静态处理软件 在进行基线解算时,首先需要导入原始的 GPS观测值数据 图 35 导入数据格式 图 36 导入观测数据 展开数据可得如下图 图 37
相比 , RTK 测量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小 , 在传统测量看来难于开展作业的地区 , 只要能满足 RTK 的基本工作条件 , 它也能进行快速高精度定位 , 使测量工作变得更容易更轻松。 ④ RTK测量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 , 数据处理能力强。 RTK 可进行多种测量内、黑龙江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7 外业工作。 移动站利用软件控制系统 ,
......................................................................................................... 41 结论 .......................................................................................
GPS 观测的精度明显高于一般常规 测量,在小于 50 km 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10 6,在大于 1 000 km 的基线上可达 110 - 8。 ② 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 测量不需要测站间相互通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点位,使得选点工作更加灵活方便。 ③ 观测时间短。 随着 GPS 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在进行 GPS 测量时,静态相对定位每站仅需 20 min
时, 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 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极其精度。 由于在 RTK 定位技术中基准站已知坐标用的是国家坐标系或城市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 , 而计算是在 WGS84 坐标系中进行。 因此 , 在铁路设计和施工测量开始之前 , 还必须要先求定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 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 , 才能够获得实用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TK 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 RTK 用于点放样、曲线放样及界址点的测量的可行性进行及优点,得出了 RTK 是可以用于上述测 量的结论。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4 第 2 章 RTK的基本原理、误差来源 及作业过程 RTK 的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 高精度的 GPS 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RTK 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