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 《 一剪梅
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三、品读悟情。 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 哪一个字 来写的。 小声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 醉 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 归路。 兴尽
4.词中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来大家讨论。 三、精读《如梦令》 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的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交流 ( 1)、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交游活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 2)从“常记”一词我们也 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事,那天词人心情愉
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勖:音 x249。 )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 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 单调正体 33字。 双调 66字。 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朗诵全词,指导节奏 四 、 合作探究 重点词语解释 溪亭 : 溪边的亭子 日暮 : 黄昏的时候。 争渡 :
种怎样的情感。 ) 悟情感 课件展示题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结合诗词说说你的理解。 让学生略加思考,找学生谈一谈。 老师明确,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小结:同学们,词中一问一答,问得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 自问自答,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一番景象,两般心情,个中情致,耐人寻味。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
一大家 .早期作品 ,韵调优美 ,多写闺中生活和离别相思 .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 , 凄苦的身世之感 ,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 ,风格突变 ,社会意义也大了 . 二比 哪一组用词表达效果更好 ? 绿 肥 红 瘦 绿 ( ) 红 ( ) 浓 暗 厚 淡 稀 薄
一大家 .早期作品 ,韵调优美 ,多写闺中生活和离别相思 .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 , 凄苦的身世之感 ,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 ,风格突变 ,社会意义也大了 . 二比 哪一组用词表达效果更好 ? 绿 肥 红 瘦 绿 ( ) 红 ( ) 浓 暗 厚 淡 稀 薄
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 《 漱玉集 》 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返回 一比 你认为哪种主题更合适 ? A表达了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浓浓的感伤 B表现了词人活泼好逗 ,情趣雅致的性格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