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
1856— 1860年) 列强侵略: ( 1) 英法 联合:首次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十一口开埠等 ( 2) 俄国 趁火打劫: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858年 《 瑷珲条约 》 1860《 北京条约 》 共侵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中法战争 ( 1883— 1885 年) 原因: 19世纪 70年代法国入侵越南,并把矛头指向中国 经过:
拆除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思考: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半殖民地 : 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是相对殖民地或主权国家而言。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 :
的权利,大批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教会势力迅速发展。 各国传教士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加上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华搜集情报,协助本国政府侵略中国,使得中国的反教会斗争自发地与保卫边疆斗争相结合。 反教会斗争也得到清政府守旧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同情和支持。 反教会斗争虽有排斥异端和盲目排外的一面,表现出较浓厚的保守性,但它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顺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 西方的报刊谴责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 ——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生: 自主阅读并自 由发言。 师: 三张图片分别说明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烧、杀、抢的情况,导致 人民“丧失基本生存权,国家财富被掠夺”。 阅读下面材料,说说列强是怎样践踏中国主权的。 (多媒体显示:
SRI)的 于 1986 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 [2],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 这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检测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人们又提出了 于规则的检测方法。 结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人们设计出很多入侵检测的模型。 通用入侵检测构架 ( Common Intrusion
制本身并不安全。 3G系统想保留该功能,但是如何完善、利用好该功能是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全网范围内加密和合法侦听是 3G系统提出的新功能,然而这两个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如果提供全网范围内加密,那么势必使合法侦听变得困难。 现有的 2G系统只提供无线链路上的加密,在有线 网段数据是以明文方式传输的,所以侦听很容易实现。 3G系统为得到更高的安全性能,希望数据在全网范围内都要加密传送。
IDS), DCNIDS1800 M/M2/M3/G/G2/G3 依赖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监测网络数据流。 这些传感器代表着 DCNIDS1800 M/M2/M3/G/G2/G3 的眼睛。 因此,传感器在某些重要位置的部署对于 DCNIDS1800 M/M2/M3/G/G2/G3 能否发挥 作用至关重要。 神州数码 DCNIDS1800M/M2/G/G2 入侵检测系统 安装和部署手册 部署准备
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数据。 入侵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必须使用精确的软件来报告这些信息,因为黑客经常替换软件以搞混和移走这些数据,例如替换被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库和其它工具。 数据的收集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目录和文件不期望的改变、程序不期望的行为 、物理形式的入侵数据。 数据提取 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以供数据分析之用。 数据分析
系统品太操作,对系统影响最小等特征,管理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修改被指进行实时的安全响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成为整体安全结构的重要成员。 Snort 作为一个轻量级的入侵检测系统,它的功能却非常强大,相较于其他系统 特点如下 : 1) Snort 移 植性非常好,而且它的代码简短。 目前支持 Linux 系列, Solaris,BSD 系列, IRIX, HPUNIX, Windows 系列等。
年 1月,哥伦比亚大学的 Wenke Lee 和 Salvatore CIDF 上实现多级 IDS,并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入侵检测中,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等算法提取程序和用户的行为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生成安全事件的分类模型。 1998 年 2 月, Cisco 通过收购 Wheel Group 公司成功挺进入侵检测市场。 NetRanger 的入侵检测技术被集成到 Cisco的系列路由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