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螟
1、害特点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在寄主分蘖时出现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形成“枯孕穗”或“白穗”。 严重的颗粒无收。 近年三化螟的严重为害又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化螟为害造成枯心苗,苗期、分蘖期幼虫啃食心叶,心叶受害或失水纵卷,稍褪绿或呈青白色,外形似葱管,称做假枯心,把卷缩的心叶抽出,可见断面整齐,多可见到幼虫,生长点遭破坏后,假枯心变黄死去成为枯心苗,这时其他叶片仍为青绿色。
布与为害:水稻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害虫。 为害苗期、分蘖期水稻,造成枯心苗;为害孕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为害破口抽穗期水稻,造成白穗。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013 毫米,前翅呈长三角形,雌蛾前翅淡橙黄色,中央有 1 个明显的小黑点,腹部末端钝圆。 雄蛾前翅淡灰褐色,翅中央有 1 个不明显的小黑点,外缘有 7 个小黑点。 卵长椭圆形,略扁,初产时乳白色,渐为灰黑色。
稻三化螟虫,俗称钻心虫。 近年来三化螟在我县水稻上发生危害较为普遍,其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势态,尤其以第二代的发生危害比较突出。 根据田间调查,结合气象预报和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及中耕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第二代三化螟虫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发生面积 亩左右。 其依据是:1、我站于 7 月 5 日至 10 日对江那、盘龙、稼依等乡(镇)部分水稻的田间调查,已发现稻株上有三化螟蛾子和卵块。
1、蛾科。 成虫体长 912 毫米,翅展 2125 毫米。 雌蛾前翅长三角形,淡黄白色,中央有 1 明显黑点;腹末有黄褐色绒毛一丛。 雄蛾前翅淡褐色,中央有 1 个小黑点,翅顶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纹,外缘有 7 个小黑点。 卵产成块,长椭圆形,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灰黑色,卵块有几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盖黄褐色绒毛。 幼虫分 4 至 5 龄,初孵幼虫灰黑色,为 1 龄,也叫蚁螟。 2 龄,头黄褐色
1、1)生活习性:三化螟以成熟的幼虫在稻茬的地表下基部秆中越冬,第二年育秧期间化蛹成虫(蛾子)。 成虫有很强的趋绿性、趋光性,白天潜伏在秧苗下部,受到惊动时迅速飞起直落不远处,傍晚出来活动,或交尾或产卵。 一头雌蛾产卵最少的 1 块,最多 5 块,300 粒左右。 卵块长椭圆形略扁,多产在中上部叶片上,初期为乳白色,发育成熟时呈灰黑色,上面覆盖一层棕色茸毛,似半粒发霉的黄豆。
稻三化螟虫,俗称钻心虫。 水稻三化螟在我县水稻上发生危害较为普遍,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势态,尤其以第二代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 根据田间调查,结合气象预报、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和中后期中耕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第二代三化螟预计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发生面积 4 万亩左右。 其依据是:1、据我站 7 月上中旬在江那、干河、盘龙等乡(镇)对部份水稻的田间调查,水稻上已发现有三化螟成虫和卵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