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重点难点: 、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变化,从而领悟国王因为受到惩罚,吸取了教训。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 1. 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 2. 有这样一句话:“给学生金子(知识),不如教给学生点金术(学习的方法)。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 1.
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迚入睡眠状态。 ( 答案 ) ( 答案 ) ( 答案 ) ( 答案 ) 九、把下面名句补充完整。 ﹙ 4 分﹚ , 答案。 , 随风满地石乱走。 , 答案。 ( ________________)。 十、用课文原句填空。 ﹙ 8 分﹚ 1. 他边走边( 答案 ),丌停地在每个水洼旁( 答案 )下腰去,( 答案 )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
着自己写一写、读一读,并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要一起汇报。 在班内汇报,让自己总结出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小结:认识了 3002 这个数,使我们知道当一个数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时候,只读一个零。 但读一个0的数写的时候不一定是写一个0,还是两个0,一定要对齐数位才行。 教学试一试。 看书第 19页,自己读题目要求,灯什么不同谈谈他。 百位八版
察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切入点 :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提问:从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填空:(出示课件) 从前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从右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 从上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 填空 :(课件展示
是轴对称图形。 ① ② ③ 4. 下面的英文字母,哪组找不出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 ) ① A B C G ② E F G H ③ O P U W ④ Q J L N 5. 在下
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 2 节。 四、读悟课文第 2 节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节。 问:姐姐为什么丌再唱歌丌再有欢笑了呢。 指名 回答。 相机板书:缠足痛苦 、出示第二节内容问: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 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丌同。 那一句好,为什么。 句子中的
习惯。 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题目,老师平时要讲透,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做题、做好检查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题意。 第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
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 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 3)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 以情激情。 播放西藏高原风光录像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 师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
读升级库。 (共 25分) (一) _______________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写在 诗前横线上。 ( 1 分) 2. 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 2 分) 3.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 2 分) 生: _______________ 寒山: _______________ 4.
2 带着问题默读第 2 段,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语句。 (用 “”画出) ① 全班交流。 这是一只受伤的白鸽。 它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 相机理解词语 “哀伤 ”。 课件展示:受伤的白鸽。 ② 面对这只受伤的白鸽,你有什么感受。 “我 ”和爸爸又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呢。 (用 “”画出有关词语:洗澡、敷药、取名) ③ 爸爸和 “我 ”的精心呵护,让 “雪儿 ”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