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
写;覆盆子 “ 又酸又甜 ” 写的是 ______,所以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这里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 ________的,蝉鸣在 ________,蟋蟀到______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颜色 形状 视 听觉 味觉 春末 盛夏 秋天 美女蛇的故事 —— 乐闻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
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调教学管理:陈旧教学环境:压抑 课文第九段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 作者写百草园中的自由快乐的生活,正是为了反衬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枯燥无味。 反封建教育是先生一贯的思想 保护儿童天性是先生向来主张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即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 下面是三种不同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风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课时 [明确自学重点 ] 体会文章第二段的写景特点 学习写作方法( 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 的特点 ) [围绕重点自学 ] 一、 写景特点(第二段) 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⑴ 找出表示颜色 (或隐含颜色) 的词 (学生快速阅读) 碧绿、紫红、黄蜂、菜花 ⑵ 给出一组词“ 高大 ” 、“肥胖”、“臃肿”、“
)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两处生活的记叙,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 4)文中第九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四、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及发言,适当予以点拨。 五、作业: 读熟课文,诵读第 2和第 7自然段。 依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想像,为百草园画一幅画。 (不要拘泥于课前插图,我个人认为彩图应为现在修 后的) 第 二 课 时 一、学生互看互评画的《百草园》,比比谁画的逼真、画的富有想像力,这样便于理解、背诵
醢 ( xī hǎi醯是醋 , 醢是酱;调料。 ) 书屋柱之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 , 太羹有味是诗书。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z225。 o q237。 shu224。 i ch225。 n m236。 shāi s249。 yuān dǐng t236。 tǎng shān b243。 suǐ tu236。 cu225。 n kuī shu242。 liǎn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o q237。 sh232。 n ji233。 l237。 ng m225。 o ch225。 n cu225。 n shān h huō liǎn suǐm242。 m236。 shāi bǐ d242。 u hǎn tu236。 sh yuān dǐng rt236。 tǎng 第二次“先学后教”: 比正确理解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结合出示的思考题先独立理解课文
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 —— 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 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重点 :第 2自然段的写景是全文精彩之笔,不仅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而且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请举例说明: 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 ____,“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 ____,这两者都从 ___觉上写
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 嗯,没有结桑椹的桑树) 有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一带,现在篆刻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全文 皂荚树 桑 葚 黄 蜂 叫天子 斑蝥 覆盆子 何首乌根 木莲藤 阅读 3— 6自然段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它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 雪 地面 短棒 竹筛 秕谷 长绳 人 鸟雀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 , 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扫 露 支 撒 系
— 8 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 9 段 — 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可分五层。 一层( 9 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 10— 11 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陈设和对先生的印象。 三层( 12— 16 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 17— 20 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 21— 24 段)
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 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 )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 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 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参考:百草园生活